浙江特色小鎮再迎大考。日前發布的2016年度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和培育對象考核結果顯示,兩批78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里,平湖九龍山航空運動小鎮、梅山海洋金融小鎮等5個被降格。特色小鎮培育對象里,龍游新加坡風情小鎮遭淘汰。
如此真刀真槍,傳遞的信號再明確不過:特色小鎮不是一頂帽子,戴上便萬事大吉,一段時間內拿不出實績就要請你“下課”。其實,特色小鎮創建之初,我省就提出“創建制”的思路,重實效、輕牌子,上不封頂、下不保底,寬進嚴出、動態評價;還有“期權激勵制”,不搞“給牌子、分銀子、戴帽子”,考核合格后兌現政策。

落后者出、優勝者進。玉皇山南基金小鎮、余杭夢想小鎮脫穎而出,成為我省首批命名的省級特色小鎮。8月2日召開的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省領導親自給它們授牌。這塊牌子分量重,含金量足。
機制活,則小鎮活。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涌現出了一批創新能力強、體制機制活、生態環境美、發展勢頭好的特色小鎮,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特色小鎮”在浙江取得一定發展成績的同時,在全國各地也掀起了一股熱潮,來我省學習取經的兄弟省市很多。越是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問一問:特色小鎮全國都在學浙江,浙江該怎么辦?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照浙江特色小鎮建設的現狀,可以看到,我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過程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規劃不科學、特色不鮮明、活力不夠強、進度不平衡等問題。
謀劃下一階段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需要把握新時期我省特色小鎮所處的歷史方位。特色小鎮是我省深入實施“八八戰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大創新舉措和重要載體。從全球來看,特色小鎮是承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行者;從全國來看,特色小鎮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示范地;就全省而言,特色小鎮是助推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兩個高水平”的生力軍。
越是在全國特色小鎮越來越熱的時候,在特色小鎮建設上先行一步的浙江越應該不忘初心、保持冷靜,務必要認識再深化、功能再聚焦、人才再集聚、體制再創新。唯有如此,才能更高標準、更高質量地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