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改出風貌”。今年4月底,全區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現場會在東吳鎮召開。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東吳鎮將以治臟、治亂、治差、治違、治污為核心,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強力推進,全力打好打贏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這場攻堅戰。
作為全區首批達標創建鎮之一,去年10月份以來,東吳鎮就確定了“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推進城鎮建設發展、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有效抓手,掛圖作戰,全力推進。
在“人文+生態”的規劃統領下,東吳鎮重在提升城鎮功能和形象,并保留一些文化遺存,盡最大努力體現江南水鄉的古韻和靈秀,使城鎮發展從粗放式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同時,以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立足點,合理布局用地空間,完善公共服務配套,革新落后風俗習慣,引導農民向市民的生活方式轉變。
面對人員緊缺的現狀,東吳鎮解放思想,“鐵腕”結合“巧力”,將無人機應用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新添置2臺無人機在整治“車亂停”“攤亂擺”“道亂占”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機結合”彌補了人力路面巡查和靜態監控的不足,填補了監管空白。

網格化“治亂”是該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的另一舉措。全鎮劃分為若干網格,每個網格安排專人管理,每塊區域衛生包干,每天有專人巡查,每次巡查中發現的問題都以“隨手拍”形式上傳到微信群,并在第一時間解決。在加強執法的同時,在車流量最大的東吳中路沿線,挖潛增加了近200個停車位,“管疏結合”解決車亂停問題。這一人性化的做法,讓原本“臟亂差”的菜市場周邊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為解決危舊房、斷頭路、鎮中廠、鎮中村等現狀問題,全鎮劃定老城區13個拆遷地塊和鎮南路沿線36戶民宅、16家企業拆遷任務,由班子成員包干負責,限時完成拆遷。同時,廣泛動員社會組織、民間力量共同參與。目前,鎮南路沿線36戶民宅、16家企業共計7000平方米拆遷任務基本完成;老城區13個拆遷地塊正在談判,已經有部分地塊完成簽約。此外,聯動開展“五水共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整潔田園、美麗農業”等專項行動和全國衛生鎮、美麗集鎮、美麗示范鄉鎮等各類創建工作,實現同頻共振。
此外,東吳鎮還著手編制《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庫》,篩選入庫項目53個,以項目來推進城鎮發展水平提升。項目推進注重“保護+開發”,以實現整體形象升級、公共配套升級、綜合業態升級,讓古鎮展現新韻。
去年下半年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開戰后,該鎮先行上馬一批旨在改善民生,提升鎮容鎮貌的工程項目,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目前部分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東珠路、沙加江路沿線街景提升改造,東吳鎮健康體驗館新建,鎮南路節點公共廁所新建,東吳菜市場、沙加江路停車場新建等項目目前已建成完工。
下階段,東吳鎮還將提升商業主干道業態層次,完善旅游配套設施,營造高端優質商業氛圍;依托沙加河休閑步行長廊,引進一批高端餐飲、休閑茶室、民宿民居,打造特色商業水街;規劃建設東新河、門前河、沙加河3條濱水漫步道,以及鎮南路沿線騎行道,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為特色小鎮項目建設打好基礎。(文/鄞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