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特色小鎮,決戰城鎮化主戰場,以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三生融合”,賦予城鎮化新的人文內涵,實現人類詩意而美好棲居,夢想之燈,惟創新可以點亮。
日前進行的2016年度78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的考核,全省有6個特色小鎮被“黃牌”警告,5個特色小鎮被“降格”暫罰出場,對這些特色不“特”的小鎮“鎮長”等進行了約談。
創建特色小鎮,事關新型小城鎮化探索,來不得半點虛假。對上一年度特色小鎮創建嚴以考核復評,既防止蜂擁而起,一哄而上,也防止跑歪走偏,背離創建本意,及時警告摘牌,鞭策勉勵,去偽存真,擠干水分,指揮棒很重要。換言之,創建特色小鎮,就必須經得起實踐與歷史檢驗。
人文浙江,詩畫江南。建設特色小鎮,浙江優勢明顯。浙江的山水之美,真是美不勝收,美得有特色,美得有內涵。最近幾個周末,躲避城市酷暑,索性和家人在鄉村悠游,徜徉山水之間,村堂內整潔靜謐,老村莊煥發華彩,每每感慨于鄉村農戶的幸福指數。當然,就創建特色小鎮來說,這只是生態美之共性,個性化的原則,還要實現和生產美、生活美的“三生融合”,以多年來區塊經濟發展基礎,尤其是互聯網+發展所賦予歷史機遇,為各地打造特色小鎮,提供強勁的產業支撐。

看看這次復評考核的榜單,七十余家特色小鎮,大多特點鮮明: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秀洲光伏小鎮、桐鄉毛衫時尚小鎮、蓮都古堰畫鄉小鎮、磐安江南藥鎮、龍游紅木小鎮……新經濟,老傳統,老集鎮,新格局,點燃的是有關小鎮生活的新夢想。拿杭州來說,近年來有幾個“小鎮”就頗為著名,西湖云棲小鎮每年一屆云棲大會,舉手投足之間,深刻影響著世界互聯網發展走向。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集聚基金機構160家,業界大咖比肩可見。余杭夢想小鎮,區區3平方公里土地,厚植歷史底蘊,深耕互聯網產業,每一天都在滋生夢想,創造夢想,仿佛造夢工場。
也應看到,創建特色小鎮,絕不是對老模式老方法的簡單翻版,新瓶裝舊酒,停留在固有思維上。拿這一次復評考核來說,有一家寵物小鎮,就受到了降格處理。以我看,倒不是說寵物不能成為一個產業,然而,如何做大傳統產業,如何在既有產業基礎上推陳出新,帶動百姓增收就業,真正實現宜居宜業,確實是得下一番功夫。到2020年,全國要培育10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浙江境內,也將有100個特色小鎮被培植。探索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實現傳統產業老樹新枝,為特色小鎮提供經濟引擎,前提還在于不斷地創新。
比如,這兩天有媒體報道,業界大咖宋衛平正在安吉鄉村著力打造教育小鎮。按照建設者理念,這個融合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學校不設圍墻,與小鎮融為一體,諸多設施均可與小鎮居民共享。按照這般規劃,居住在這個小鎮上,徜徉在綠樹掩映當中,每天沐浴著書聲瑯瑯。這樣的教育小鎮,豈止是城中校,而是校中城了。打造特色小鎮,這般創新精神和勇氣,可圈可點。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小城鎮更應如此。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費孝通先生便以“小城鎮大問題”一文提出,小城鎮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解決人口出路的一個大途徑。創建特色小鎮,決戰城鎮化主戰場,以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三生融合”,賦予城鎮化新的人文內涵,實現人類詩意而美好棲居,夢想之燈,惟創新可以點亮。(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