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致力于保護古樹名木20多年的鐘恒元老人特別開心。今年10月1日起,浙江省首部專門針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法規就要正式實施了。這部法規的出臺,將對紹興市的古樹名木保護帶來哪些利好?當前,古樹保護究竟難在哪?記者進行了采訪。
毀壞古樹名木將付出高昂“代價”
昨天,記者查詢了省政府官網上公布的《浙江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法規全文。記者看到,針對一些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該法規有了具體規定。
比如,擅自砍伐、采挖或者挖根、剝樹皮的,按《浙江省森林管理條例》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責。
在古樹名木保護范圍內新建擴建建筑物和構筑物、挖坑取土、動用明火、排煙、采石、傾倒有害污水和堆放有毒有害物品等行為,可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樹名木上刻劃、釘釘子、攀樹折枝、懸掛物品,或以古樹名木為支撐物,這些行為都是被禁止的,一旦查實,可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記者從市園林綠化管理局了解到,此前,紹興市對古樹名木的管理,主要依照《森林法》、《林木采伐管理辦法》和《城市綠化條例》等。這些法規對古樹名木的保護規定都比較籠統,特別是對一些破壞古樹名木的行為,沒有量化的處罰依據,執法比較困難。“這次省里出臺的這部法規,更有操作性。”該局相關人士稱。

6萬余株古樹名木將建起“防火墻”
根據《浙江古樹名木保護辦法》的解釋,古樹名木其實是兩個概念。古樹,是指經依法認定的樹齡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則是指經依法認定的稀有、珍貴樹木和具有歷史價值、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據最近一次普查,紹興市共有古樹名木68192株,其中一級古樹547株,二級古樹10699株,三級古樹56933株,名木13株。調查還顯示,古樹中最多的是香榧,呈群狀分布,共52900株,占古樹總數的77.58%,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香榧樹有4500多株。
記者了解到,劃歸市園林綠化管理局管理和養護的古樹名木有136棵,“這些樹我們每年都要去看一看,做點針對性的養護,比如對受到損害或長勢衰弱的古樹進行病蟲害防治、復壯或立桿加固。”該局相關負責人說。
事實上,早在2006年,市政府就已出臺《紹興市區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明確了古樹名木的管理部門,認定影響、危害、損害古樹名木的禁止性行為,下屬各縣、市也相繼出臺保護辦法。去年,紹興市綠化委員會專門成立古樹名木調查搶救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各地開展保護管理工作。
“2016年以來,我們對需采取保護措施的一級古樹和急需采取搶救性保護措施的古樹名木,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并組織專家論證,確保方案科學合理。”市林業局有關人士稱,目前全市共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清單301株,其中已完成保護工程232株,正在組織實施69株。
讓古樹保護者們欣慰的是,現在古樹名木保護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
上個月,本報就曾報道:為了保護越城區東湖鎮松陵村的一棵有著400多年樹齡的古樟樹,負責袍中路修建的建設單位,在規劃上專門做了兩次調整,將道路外移了22米。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副局長徐波也向記者舉例稱,越城區一家大型酒店在建設地下車位時,發現有兩棵古樹的所在地被納入了施工范圍,酒店負責人看完現場后當即決定:放棄部分停車位的建設,給樹騰出生存空間。
保護古樹名木還有哪些事要做?
今年86歲的鐘恒元,被稱為紹興市區古樹名木的“活地圖”。從教師崗位退休后,他便騎著自行車,背上照相機,花了近10年,給越城區老城區的72棵古樹留影并編寫《紹興老城區古樹名木》一書。這72棵古樹,就像他的學生一樣,他常常去“家訪”,看看它們的健康狀況,一有古樹蔫頭耷腦,他就會找園林部門去給古樹看病。
“最近幾年,有四五棵古樹相繼死亡,都不是‘壽終正寢’,有天災原因,也有人禍因素。”鐘恒元舉例說,越城區中興路上原有一棵“高齡”廣玉蘭,因遭雷擊,不幸“喪生”;水溝營附近有棵百年老桂花樹,因為周邊餐飲店長期在樹根處傾倒污水,不堪折磨的桂花樹死了;2014年,兒童公園一棵500多歲的枸骨樹也死了,原因是工人施工時,將泥漿、涂料等傾倒在樹根處,致古樹“水土不服”……
據了解,紹興市政府每年都會撥專項資金用于對古樹名木的養護管理,“對于已經老態龍鐘的100多棵古樹而言,每年10萬元的專項基金只是‘杯水車薪’,只夠做一些基本的養護。”業內人士稱。
此外,應鼓勵更多的企業或個人出資認養古樹名木。記者從園林管理部門了解到,2007年左右,市區曾有一批古樹被認養,“愛心企業和個人捐出一部分資金,由養護單位專款專用于被認養的古樹保護上,但這幾年這樣的認養幾乎沒有了。”
“一些古樹樹齡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保護好這些古樹,實際上保護的是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副局長徐波說。(文/紹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