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一語風行,折射一種借風起飛的普遍心態。所謂“風口”,指的是科技潮流,是歷史趨勢,是發展大勢。
2016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3部委公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已經成為勢頭強勁的產業風口。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認為,小城鎮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濃墨重彩的一筆。毋庸置疑的是,通過推進小城鎮的建設,可以更好地帶動實體經濟發展。

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和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兩大戰略任務,統籌好兩者關系,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出臺的《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指出,積極引導經濟社會領域多元化投資、多方技術、多種力量更好服務國防建設,促進國防建設成果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綜合效益最大化。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多元復雜的安全威脅,要求我們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兼顧發展和安全,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發展格局。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既有利于增強國家戰爭潛力和國防實力,也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而國防建設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相接軌、相協調,會收獲更多的發展機遇。例如,我國目前進行的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擴大引入社會資本,推動軍工技術向國民經濟領域的轉移轉化,實現產業化發展。還有國防動員體制改革、后勤社會化改革等,也無不體現了市場經濟的要求。
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礎,雄厚的經濟基礎能為建設強大的國防提供人力、物力、財力、技術等支持,而經濟建設又緊緊地依賴于國防建設,強大的國防能為經濟建設提供一個安全可靠地發展環境。同時,國防工業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可以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變革,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總而言之,只有全面理解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把國防建設放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去,以黨和國家關于經濟建設和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國防和軍隊建設,使國防建設適應我國現階段經濟實力、經濟水平、經濟體制的要求,好好蓄力、精準發力,才能在新的風口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實現彎道超車。(文/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