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未來在哪里?中央財政安排416億元資金,重點支持包括土地托管服務、家庭農場、農業機械化在內的兩大類、七個方面的農業發展。
農業未來發展的路,就在國家指出的方向里!

政策一:2017年中央財政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情況
2017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資金230億元,繼續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各地創新支持方式,采取貸款貼息、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等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同時,繼續重點支持建立完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一是繼續安排資金30億元用于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有限公司注資,安排部分資金對相關省份向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注資予以補助。截至2017年4月,全國共有33個?。ㄗ灾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完成組建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已完成注資446.88億元,進入向下延伸分支機構并進行實質性運營的階段,一個多層次、廣覆蓋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初見雛形。
二是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機械化烘干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可提供有效穩定服務的主體,針對糧食等主導產業和農民急需的關鍵環節,為從事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集中連片推廣綠色生態高效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把小農戶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三是支持家庭農場發展。引導規范流轉土地、健全管理制度、應用先進技術、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標準化生產等,支持典型家庭農場發展。
政策二:2017年中央財政繼續支持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2017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86億元,在分配資金時將各地實際執行情況、績效考核情況等作為測算分配的重要因素,強化省域內資金余缺動態調劑,推進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根據中央一號文件要求,今年中央財政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舉措進一步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措施。
一是強化綠色生態導向,深入貫徹“縮范圍、控定額、促敞開”的工作思路,著力推行補貼范圍內全部機具敞開補貼,對糧食烘干倉儲、深松整地、免耕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高效施肥機具和秸稈還田離田、殘膜回收、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支持綠色發展的機具率先全面敞開補貼;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需要,對糧棉油糖和飼草料生產全程機械化所需機具予以傾斜支持。
二是會同農業部于5月份聯合印發《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建立健全農機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制度,嚴處失信違規產銷企業。
三是要求各省份今年底前建立省級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內部控制規程,加快補貼申報操作流程去經銷商化,推進縣級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同時,要細化完善補貼機具核驗流程辦法,加強異常申請補貼情形的監管。
四是適當擴大農機新產品補貼試點,在原來的浙江、福建和湖南3個試點省基礎上,增加山西、遼寧、湖北、重慶、甘肅、新疆和青島10個省份。同時,繼續推進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
財政部日前下發通知表示,2017年將在河北,山西等全國18個省份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簡單來說就是補錢、補地、補機制、補固定資產,這些都是當前農業發展,鄉村建設的瓶頸所在。(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