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如何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各小鎮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日前,全省第三次特色小鎮“鎮長”論壇在象山舉行,108位特色小鎮“鎮長”匯聚一堂,把脈浙江特色小鎮發展。記者借機采訪了一些特色小鎮代表,聽聽他們的見解和主張。本期對話“鎮長”——武義溫泉小鎮黨工委副書記密可君。
溫泉小鎮位于省級旅游度假區——武義溫泉旅游度假區核心區內,規劃面積5.91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38億元。秉承“溫泉+”產業發展模式,將小鎮內文化產業、健康產業、運動產業、養生產業等與旅游產業融為一體,不斷豐富特色產業業態,增強旅游功能,實現功能疊加、產業互補效應。

截至目前,小鎮現有入區企業27家,其中文化、運動、養生等旅游經營單位14家。溫泉小鎮多功能、多業態的特色產業集聚已具規模,特色產業發展效應不斷顯現。
“對于我們旅游類小鎮來說,基礎配套是十分關鍵的。”溫泉小鎮黨工委副書記密可君告訴記者,小鎮對此不斷加大政府投入,優化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把小鎮內的產業項目“點”串成“線”連成“面”。
記者了解到,武義溫泉小鎮投資2000萬元新建占地約9000平方米,集溫泉文化展示、瑩石開采文化與小鎮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小鎮客廳,自去年10月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15萬余人次;去年投資1.1億元啟動的環溪線公路即將建成,已完成溪郭線一期建設;投資8000萬元的小鎮入口至核心區武麗線改造,已全面開工建設,計劃于今年9月底完工,屆時供電、供水、供氣等所有桿線全部入地,將建成小鎮內功能配套設施齊全、最為亮麗的景觀線。
“完善基礎配套,是為了創造更加良好的招商引資環境,吸引高精尖企業入駐,讓小鎮真正走向市場化和高端化。”密可君表示,除已建成運營的清水灣沁溫泉度假山莊外,小鎮里的璟園古民居、溫泉瑩石博物館、溫泉博物館、深圳豪霆F3賽車場等特色產業相繼投入運營;小鎮內的4家文化產業企業,已建成文化產業項目3個,現有公共文化設施建筑面積25200平方米;聚集了省級非遺傳承人2人,省級大師2人,高中級技術職稱人員32人。

2016年,溫泉小鎮全年服務業營業收入達10459萬元,比2015年增長30%。全年旅游接待人次達86.25萬,比2015年增長88%,實現稅收收入1747.26萬元,比2015年增長98.61%,新增財政收入867.52萬元。
未來,小鎮還將緊抓特色產業培育這一根本,立足溫泉小鎮資源優勢,引進一批引領性、帶動性強的特色項目,將溫泉小鎮內文化、健康、運動、養生等與旅游產業融為一體,實現功能疊加、產業互補效應;集聚一批創業、策劃、營銷等高端人才,在小鎮內企業地方稅收返還、同城待遇、家屬安置、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等給予更優惠政策;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強化溫泉小鎮品牌推廣,加大溫泉小鎮整體形象宣傳力度,提升溫泉小鎮知名度。(文/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