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說,對古村落的調查是一件幸福而愉快的事情,可以第一時間看到古村落的古樸之美,還可以品嘗到最原始的美味。
可是,他們并不知道,這項看似“風光”的工作要歷經千難萬險,甚至還要面臨痛苦。最起碼,面對同仁縣加吾鄉吉倉村時,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當經過一路顛簸到達吉倉村時,不得不為它的美麗所驚嘆,這個和西寧相距167公里的小山村,在山坡上是那么恬靜和羞澀。村內的一條柏油路雖然蜿蜒崎嶇,卻給人帶來現代農村的濃郁氣息。沒錯,作為一個高原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村,舊房改造后,每家每戶的大門越來越敞亮,大量的土坯房煙消云散,早已被磚房取而代之。

嶄新的古村落!這是吉倉村帶給我們的“痛苦”感覺。也許我們存在一種偏見,認為越是古老的,就越是文化的。因此,我們不斷追尋古老的印痕,希望從一磚一瓦,或是一段殘墻上,找到傳統的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考慮村民們的感受,尤其是在青海這個曾經閉塞落后的地方,他們長期蝸居在用泥巴建造起來的房子里,甚至還曾住在昏暗的窯洞里,土坯房成為青海很多古村落民居的代名詞。村民們渴望住進寬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我們應該為他們擁有嶄新的磚房而高興。
在吉倉村,不僅房子的外觀變了,新居里還多了“節能炕”,這種炕距離地面8至10公分,可防止熱量散發,節省了燃料,提高了取暖溫度,而煙霧通過煙囪排放出去,可有效避免往常暖炕易發的空氣污染。
這真是一場遠古村落的美麗嬗變!
雖然多數房屋舊貌換新顏,一些古老的土墻仍在吉倉村散布,如此也別有一番景致。我想,新舊建筑間也許正在完成一種文化上的交接,讓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其實,建筑并不是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的骨髓,而是我們人為地將文化轉嫁到了建筑上,就比如吉倉村新建的文化廣場,人們照樣在這里跳起了“卓”舞,他們似乎比之前跳得更為歡快,因為以前在裸露的土地上跳舞,總會讓新衣服沾上泥巴。
“卓”舞是吉倉村人的最愛,其實“卓”就是人們所說的鍋莊舞,“天上有多少顆星,卓就有多少調;山上有多少棵樹,卓就有多少詞;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在吉倉村,我們似乎從鍋莊舞的影子里找到了傳統村落的精髓。
鍋莊舞是藏族的民間舞蹈,在節日或農閑時,吉倉村的男女就會圍成圓圈,自右而左,邊歌邊舞。據說鍋莊舞早期與西藏奴隸社會的盟誓活動有關。
除了“卓”,鍋莊舞還有幾個別名:“果卓”、“歌莊”等,整個舞蹈由先慢后快的兩段舞組成,舞者手臂以撩、甩、晃為主變換舞姿,隊形按順時針行進,圓圈有大有小,偶爾變換“龍擺尾”圖案。鍋莊舞姿矯健,動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緒表現,舞姿順達自然,優美飄逸,不但體現了藏族人民純樸善良、勤勞勇敢、熱情奔放、驟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躍變化動作,動作幅度大,具有明顯的體育舞蹈訓練價值和鍛煉價值。
我想,剛才普及的鍋莊舞知識對不少城里人來說也很重要,傍晚時分,大量城里人也會在廣場上跳鍋莊,這些鍋莊舞知識有助于他們跳出更優美的舞姿。
關于鍋莊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西藏拉薩修建大昭寺竣工時,格薩爾王命令所有的觀眾圍著寺廟歡歌,延續下來成為一種圓圈舞;另一種說法是藏族的房子中間設灶房和置三腳架,圍起來跳,是“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一種舞。
當然,已經掀起全民熱的鍋莊舞,肯定有傳說故事做背景:傳說遠古的時候,人們不知道什么是舞蹈,更不知道用舞蹈來解除疲勞,他們整天就知道勞動,死氣沉沉,沒有一點歡樂。在一個叫達折多的地方,有一個富裕的土司,他有兩個聰明的奴隸,一個叫弦子,一個叫鍋莊。有一天,他倆結伴外出,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忽然發現一片美麗的湖泊,弦子十分高興,隨著水波的蕩漾跳起舞來。忽然,雷聲大作,山雨欲來,鍋莊隨著翻滾的烏云也手舞足蹈,仿佛要把心中的憤怒一起傾瀉出來。從此以后,每當疲勞難耐、心中煩悶時,他們倆就會用舞蹈來擺脫煩惱。不久,這事被土司知道了,他命令弦子和鍋莊把擺脫煩惱的方法畫下來,之后便把他們殺了。但是,用舞蹈擺脫煩惱的方法已經在各地傳開,人們為了紀念弦子和鍋莊,就把弦子跳的舞叫做“弦子舞”,把鍋莊跳的舞叫做“鍋莊舞”……
哈哈,在吉倉這個藏族村落講鍋莊的故事,恐怕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我們就此打住,還是來看看這個傳統村落還有哪些新的變化吧。
浪漫主義者總是認為,青海高原草場遼闊,藍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牧歌聲聲,人們幸福得實在沒事做,就跳起了鍋莊舞……其實,雖然地理位置處于青海牧區,但吉倉村卻是一個純農業村,它位于同仁縣腦山干旱地區,之前村里沒有水沒有電,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飯,沒有像樣的道路,外界的人走不進來,里面的人也很少走出去,是一個貧困落后的小村莊。
窮則思變,如今吉倉村大力發展地膜馬鈴薯、雜交油菜、沙棘等農產品的種植,尤其是吉倉村的“加吾洋芋”,在當地小有名氣,加吾吉倉東果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牌子也掛了出來,同時村里還組建成立了5個牛羊養殖合作社,還有那漫山遍野的沙棘,都成了村民們的“金果果”。
一座座敞亮的農家新居,一條條平坦寬闊的水泥路面,一片片農田上瓜果飄香……一幅生產發展、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村民生活富裕的新畫面,這就是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加吾鄉吉倉村村民幸福生活的剪影。(文/海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