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多位領導多次表示,特色小鎮關鍵在于“培養”,不歡迎地產商。特色小鎮燎原之際,期待“千鎮呈千面,鎮鎮皆特色”。
今年兩會上,“特色小城鎮”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去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2020年前,將培育1000個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按照三部委的文件,相當于我國600多個城市,每個城市至少要建1個特色小鎮,可見特色小鎮的建設量多面廣。
特色小鎮助推城鎮化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分享的數據顯示,2016年,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35%。但是,由于城鎮化很大程度上是在各地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間自然形成的,缺乏明晰的戰略規劃的引導,帶來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不少發展比較快的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交通擁堵,空氣污染,房價極高,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特色小鎮,可以有效地解決當前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弊端。與大城市相比,特色小鎮有利于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能夠帶動周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發展,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實現城鄉產業融合,使城市文明迅速擴展到農村,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在降低城市發展成本的過程中帶動實體經濟發展和創業。

因此,在政策推動下,全國各地積極開展培育特色小鎮的探索嘗試。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表示,高度分化是當前全國發展特色小鎮的主要特征,概括來講可以分為五類:
一是,東南沿海地區部分小城鎮已經成為中小城市,面臨城鎮管理體制的束縛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
二是,大城市周邊的小城鎮,正在成為逆城市化的新空間,開始被資本追逐;
三是,中部絕大部分小城鎮缺乏產業支撐,無法充分吸納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非城市群范圍內小城鎮難以做大;
四是,西部和東北地區部分小城鎮人口和經濟空間萎縮;
五是,過去十年間發展起來的資源型強鎮,隨著資源價格下跌,問題頻現。
整體來說,當前各地培育創建特色小鎮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多數特色小鎮還在規劃建設當中,但是從內涵到外延都在發生偏離甚至變味的“特色小鎮”日益多見。其中,對于一些房地產商積極提出參與到特色小鎮的建設中,很多人擔心這會變成新一輪的圈地,影響特色小鎮的良性發展。
房地產主導下的特色小鎮建設
一方面,由于特大城市控制人口,控制土地出讓,導致房價過高,在大中城市中,房屋空置率越來越高,過去那種房地產過度擴張的形式已開始出現嚴重危機,現在房地產發展在各類城市都遇到嚴峻的挑戰,房地產要升級必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
于是,特色小鎮為房地產找到了一個新的由頭,特色小鎮既有創意空間,又有大量人口,必然為房地產商帶來新的機遇或是可能。房地產商也在特色上做文章,所謂特色,實際上也是針對小鎮有別于城市霧霾、交通擁堵等問題的特點,這也使部分富人樂意去特色小鎮長期置業,等于給房地產商帶來了機會。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指出,“不少房地產企業在尋求轉型發展過程當中,會從大城市轉移出來,到小城鎮尋求出路。現在很多所謂的特色小鎮發展基本上還是在搞物理空間建設。”需警惕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形成新的房地產庫存。
對于特色小鎮“房地產”的問題,國家開發銀行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左坤在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高峰論壇暨特色小鎮合作開放大會上發表了觀點,“現在有一種觀點叫不要把特色小鎮搞成房地產,其實想要搞成房地產都很難搞,因為賣不出去,如果在一個邊遠小鎮蓋高樓,賣房子,根本沒人去買。”
特色小鎮需要“培育”
建設特色小鎮的投資周期長,運營時間長,收益回收慢,但未來價值可能很大,所以,特色小鎮是需要慢慢“培養”的項目。針對小城鎮建設中的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趙暉提出了十項基本要求。'
一是堅持小城鎮大戰略,加大投入,扭轉“重城輕鎮”的觀念。
二是堅持有重點發展,科學確定重點鎮和特色小鎮,合理控制數量,有序有效推進,避免重點鎮、特色小鎮培育工作一哄而上。
三是堅持有特色發展,培育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防止產業發展跟風。
四是堅持有特色建設,尊重山水環境和原有街區肌理,控制建設高度、密度和體量,突出特色風貌,避免千鎮一面。
五是堅持鄉村中心主要職責,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防止脫離農村、農業和農民。
六是堅持產業市場主導,以就業為基礎規劃人口和用地,力求項目空間落地,避免盲目造鎮。
七是堅持集約節約,科學確定鎮建設總體規模,防止工業、商業、旅游、文化等大型項目建設規模過大,強化依規建設,防止違法違規圈地搞開發。
八是堅持以人為本,將更多土地、資金投入生活區建設,合理減少工業用地,降低工業園區道路和綠化美化等建設標準,避免寬馬路大廣場等形象工程。
九是堅持突出文化與內涵,注重挖掘展現本地傳統文化,保護傳承文化遺產,讓文化成為重要發展力和發展目的。
十是堅持多規合一,統籌確定建設項目,提升規劃的實用性。
兼具“產業、文化、旅游、社區”等多重功能的特色小鎮,未來才有望發展成為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微觀樣本,以及打造示范小城鎮“升級版”。小鎮獨有的山水風光、風土人情、人文歷史、鎮街巷道、土特產品、個性產業……這些才是特色小鎮的“靈魂”,無鮮明特色的小鎮將難以成活。
特色小鎮燎原之際,期待“千鎮呈千面,鎮鎮皆特色”。
(本文由《老梅有約》欄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