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就好比木匠,我們學會手藝,既能夠打椅子又可以打桌子,既能夠用松木打也能夠用榆木打;我們學到基本的理論、基本的知識,也就學到了分析問題、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研究問題的方法。”山西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邢云文說。
邢云文是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課題組成員,是國內首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電視專題片《國魂》總撰稿,同時兼任北京師范大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北京文化發(fā)展研究院研究員、山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我喜歡看哲學和歷史類書籍,哲學給人以思辨,歷史給人以厚重,哲學思維、歷史知識可以更好地指導現(xiàn)實問題。”長期的積累讓邢云文建立了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考問題的方式,讓他在學習和工作中并不是簡單地論證問題,而是去解決問題。
2014年,邢云文接到中央電視臺電話,邀請其為電視專題片《國魂》撰寫拍攝腳本。學習馬列出身且一直深居教學一線的邢云文雖對理論問題“想得通”“寫的通”,但要把理論研究轉化為電視語言,著實有些壓力。“理解一個事物,我們更多是從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出發(fā),但哲學思維能夠幫助人把被常識遮蔽的東西弄明白,讓人變得更深刻一些,視角更寬一些,看問題更通透一些,做人更明白一些。”就這樣,通過巧妙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考問題的方法,經過六個月的時間,邢云文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觸電”,順利憑借“大格局、小敘事、新故事”的創(chuàng)作思路將抽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通過電視專題片《國魂》傳遞給觀眾。
在教學方面,邢云文同樣善于運用哲學思維。面對新聞學院的學生,他始終強調并堅持,要通過一種巧妙的方式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專業(yè)學習中。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邢云文組織學生學習十九大精神,將學習心得通過新聞報道、人物專訪、視頻采訪等形式提交,并邀請漫畫專業(yè)學生把評選出來的優(yōu)秀心得體會繪畫成冊。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了既提升學生專業(yè)能力又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產生了很好的反響。“要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思想,就要把我們想說的變成他們愛聽的,就需要考慮他們喜歡什么,他們愿意接受什么,他們愿意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接受,簡單地灌輸是不行的。”談及自己的教學“門道兒”,邢云文說。
大道相通,大道至簡。“生活的本質就是有一個好的身體,一個喜歡的職業(yè),把自己的才能盡可能展示出來。”回憶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成績,邢云文表達出面對這紛繁世界難有的豁達與坦然,“人這一輩子,生命怎么才能變得有意義?不是你活了多大年紀,而是來到這個世界見了多少人,讀了多少書,做了多少事。我們不僅要見今天和自己交往的人,還要見曾經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人,讀讀這些人的書,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一些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