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結構是中國古建筑的靈魂,學習中國建筑,必須熟練掌握傳統木結構的各個類型和體系。2019年1月8日-1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將組織為期8天的“古建筑木構造設計與營造技術專題進修班”,邀請了當下古建行業資深專家,對古建筑木構造進行深入解析。
老師們平均具有40年的專業古建筑從業經歷,從基本的建筑結構入手,到識圖繪圖,工程經濟,概預算,基本的營造技術,老師們都將帶著同學們手把手的學習、練習。
確保學到真本事,練會真把式。現面向全國范圍內招生,歡迎您來國科大學習。
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
承辦單位:中國建設勞動學會古建筑專委會
專題學習內容及課程
1.古建筑木結構基本類型
2.硬山、歇山、懸山、攢尖、廡殿建筑的基本構造與設計方法
3.古建筑木結構識圖繪圖
4.古建筑概預算基礎
5.古建筑木結構營造技術
6.設計練習與講評
7.古建筑仿古做舊技術
8.模擬練習與測試
導師團隊
湯崇平,高級工程師,古建筑木作技術專家;北京同興古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伙創辦人;曾受聘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南陽理工學院主講古建筑木作技術;2016年受聘于北京四合院設計建造專家委員會,有著40多年從事古建筑行業和主持上百項工程(包括北京故宮近十年來的部分文物建筑維修)施工的豐富經驗。著有《中國傳統建筑木作知識入門》。北京市地方標準《文物建筑修繕工程操作規程》木作主要編寫人之一。
萬彩林,古建筑木作技術專家,古建筑設計專家,國家文物局專家庫成員、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預算專家,高級工程師,北京建設大學古建筑學院教授。參與多次古建筑工程預算定額的修編、審定工作,對古建筑工程造價有很深的理論研究,著有《古建筑工程預算》等著作。
相炳哲,古建筑木作技術專家、著名古建筑設計師、高級工程師、中國圓明園學會園林古建研究會專家、北京裝飾協會專家庫成員。從事中國古建筑施工、設計、研究、教學工作四十余年。參與了白塔寺修繕、北京法源寺修繕等工程施工;主持了國慶60周年天安門內裝修、上海世博會北京館仿古裝飾、哈薩克斯坦北京大廈等工程設計工作。受聘于住建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清華大學等高校,擔任授課教師。曾榮獲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授予“古建園林技術名師"、中國裝飾協會授予“全國杰出中青年室內建筑師”等榮譽稱號。
張飛,高級工程師,美籍華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高級文物修復師。對仿古建筑做舊仿舊技術具有多年的實踐經驗。
學習安排及學習方式
學習安排:共計64學時,其中包含練習、觀摩、互動時間。
學習方式:講座+觀摩+練習+互動
證書發放
培訓結束,可申請參加全國古建筑項目經理崗位能力考核,成績合格者,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古建筑項目經理》證書,同時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頒發結業證書。
培訓時間及地點
時間:2019年1月8日至15日
培訓地點: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甲)
招生對象及名額限制
各地文物局、文保所從事古建筑保護、修復工作的在職人員;從事古建筑設計、施工、設計等工作的人士;有志于從事古建筑設計及施工工作的相關人士。
小班制教學,限額70人(含文物系統內部推薦名額20人)。文物系統內部推薦人員享受學費優惠政策,詳情請參考《招生簡章》或與招生老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