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封市朱仙鎮,始建于戰國初期,原名聚仙鎮,后因戰國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并先后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村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著名文化旅游古鎮”、“中國民族優秀建筑魅力名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如此聲譽加身的朱仙鎮卻一直以“文化遺產”自居,未能發揮其文化產業的潛力。
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司富春提出:依托朱仙鎮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特色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大力支持歷史名城朱仙鎮生態文化旅游業發展。
司富春對朱仙鎮的資源優勢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以岳飛為代表的英雄文化,以清真寺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以木版年畫為代表的民族民間藝術文化,以運糧河為代表的古航運文化……彰顯了朱仙鎮獨特的社會價值、人文價值、歷史價值、民俗價值。”目前朱仙鎮國家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建設項目已被列為河南省和開封市的重點項目和重點旅游項目。
對此,司富春建議:將其設立為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建設專項項目,加大財政投入,建成融生態自然、人文歷史、科技創意于一身的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司富春還特別提到,朱仙鎮木版年畫創始于北宋,具有很高的藝術、美學和社會價值,200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朱仙鎮現存古版210套1200塊,其中有明代版2塊,清代版23塊、民國版28塊。“加強朱仙鎮木版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發揮朱仙鎮木版年畫博物館和年畫一條街的帶動作用,”司富春表示,把朱仙鎮打造成為年畫集散地和交易中心,變“文化遺產”為“文化產業”,帶動朱仙鎮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