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最負盛名的當代建筑大師奧斯卡·尼邁耶,以國際公認的現代主義設計改變了許多城市的景觀。他終其一生尋求線條帶來的美感,將藝術融入建筑,從而創造出自由而富有動態的“混凝土曲線美學”。今天,為你揭秘這位跨世紀建筑師的內心世界。
與其他現代主義建筑師大為不同,奧斯卡·尼邁耶(OscarNiemeyer)的追求顯得格外天真。這位充滿理想主義與反叛精神的設計師用令人嘆服的才華,擺脫了前輩們所倡導的“立方體”建筑框架。他堅持“美就是功能”的真理,作品極具非凡的個性特征,為世人創造出了帶有女性氣息的建筑烏托邦。
曲線無疑是貫穿奧斯卡·尼邁耶一生的關鍵字眼,早在兒時起,他就對線條極為著迷。據尼邁耶回憶,童年時他經常用手指在空氣中比劃,這讓母親十分不解。當她詢問兒子正在做什么時,尼邁耶總會回答:“我在畫畫。”
自由流動的曲線在尼邁耶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而后長達幾十年的創作中,他始終追隨著內心的召喚,用柔美的線條削弱鋼筋混凝土的冰冷質感。極富想象力與輕盈感的特質使其建筑作品大放異彩。
奧斯卡·尼邁耶曾宣稱:“我對直角和直線不感興趣,它們看上去堅硬無比,充滿了人工痕跡。相反,我被那些自由流淌的、性感的曲線所吸引?!?/span>
這些曲線并非憑空而生,它們來源于其故鄉巴西的自然景觀。陽光燦爛的里約熱內盧擁有醉人的風景,無論是綿延的海岸線還是起伏的山巒,都暗藏著自然界最迷人的曲線。
有趣的是,年輕時的奧斯卡·尼邁耶是個放浪形骸的花花公子,擁有古銅色皮膚的性感巴西女子令其格外著迷。他曾在自傳中坦白自己花天酒地的年少時光,并提到女性曲線之美帶給了他無窮無盡的靈感。后來,這也成為了人們解讀其作品津津樂道的切入點。
家境優渥的尼邁耶在年少時并未有清晰的人生規劃,直到21歲步入婚姻后,他才仿佛一夜之間長大,開始承擔起家庭與人生的責任。
此后,尼邁耶開始學習建筑。當他還是一個窮學生時,當時同學們都夢寐以求從工作中獲得第一桶金。他并未因同輩壓力而隨波逐流,反而選擇在建筑師事務所無償工作。這段寶貴的學習經歷為其日后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1934年,尼邁耶取得了建筑學學士學位。兩年后,他十分幸運地以實習生的身份加入巴西教育和公共衛生部大樓項目工作組,在此他遇到了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后者對其職業生涯產生了巨大影響。
雖然尼邁耶對大師敬佩不已,但他對其提出的建筑思想卻無法認同??虏嘉饕J為,建筑的功能性才是至高無上的法則,并將建筑比作是“居住的機器”。這種追尋古典主義,摒棄美學特征的理念與尼邁耶心中對于建筑的期許截然相反。
無所畏懼的探險精神與無與倫比的才華,在29歲的尼邁耶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起初他作為繪圖助手參與建筑項目,后來他一躍成為了建筑界的新星,打下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當尼邁耶接下第一個建筑項目時,那時他還是一個學生,免費為自家親戚設計了住宅。令其出乎意料的是,該建筑建成后,親戚不但不領情,還對他的設計十分不滿意。當時尼邁耶便懂得了一個道理:你永遠無法取悅所有人。
從此,其作品追求的并非是他人的認可,尼邁耶對于建筑的定義就是創新、求異與令人驚奇。與此同時,建筑不是一種孤立的存在。當他在設計一件作品時,腦海中構思的往往不僅是建筑的結構、材料、外觀,而是從整體出發。
尼邁耶設計的三權廣場以簡潔的設計、大膽的構思被譽為是巴西的精神樞紐。在獲得贊譽的同時,也有不少普通人吐槽,人們認為缺乏植物的廣場使其途經時不得不忍受陽光的暴曬。
但尼邁耶卻認為,這樣的布局是藝術性的成果,增加植被只會破壞整體的美感。由此可見,設計師的構思不僅是建筑本身,對于美的極致追求才是其心之所向。
建筑是否是藝術的爭論從未停歇,在尼邁耶看來,一堵墻、一處涂料都可能會變成一幅畫或一件雕塑。如果說公共建筑的設計體現了藝術家的職業追求,那么個人住宅的構思則是其內心的真實寫照。
1951年,尼邁耶為自己設計了一間理想居所,它被建在俯瞰海灣的山坡上,由玻璃、石頭和木頭構成。這間名為“CasadasCanoas”的私人住宅不僅是現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建筑師本人的烏托邦。
尼邁耶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但這并不妨礙他一生中創作出了許多令人震撼的教堂設計。以巴西利亞大教堂(theCathedralofBrasília)為例,這座現代化建筑杰作與歐洲莊嚴肅穆的教堂不同,外部獨特的傘型設計以及內部寬敞明亮的空間布局使其成為更加接近天堂的建筑。
不僅如此,尼邁耶還極為高產。與同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筑大師相比,他為世人創作出了數不勝數的建筑作品,在其漫長的一生中,他仿佛從未停止工作。
1996年,89歲高齡的他設計了尼邁耶當代藝術博物館,它坐落于海灣的懸崖巨石之上,秉承著藝術家一貫的曲線設計并與周圍的景觀渾然一體。這座建筑的建成絕對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尼邁耶親切地稱之為“盛開的花朵”。建筑師的人生就如同這件作品,仿佛永遠不會凋謝。
早在1988年,尼邁耶就已經獲得了建筑界的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但在其字典中,沒有退休二字。他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直到去世前一周,這位104歲高齡的老人依舊堅持著一周六天、每天長達十小時的工作強度。
兩點之間的直線看似是最佳路徑,但是曲線才是奧斯卡·尼邁耶永無止境的追求。他的作品與精神內核不僅為千篇一律的世界帶來了驚喜,也成為了后輩們心中的燈塔,鼓勵他們勇敢追尋自己的風格以及不設限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