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偉,您或許還會對這三個字有點陌生,但是說“阿偉哥”,您一定會熟悉,這匹被稱為紅木家具界的黑馬,已在人們的視線刷屏了無數次。
相比于他的企業和產品,人們更加好奇的是,一個87年的小伙,又是在這個論資排輩的行業里,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快速達到今天的影響力,他又有什么樣的成功秘訣?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便是“緬花大王”——陳洪偉。紅橋紅創辦人,得匠品牌創始人,福建省古典工藝家具協會副會長,仙游誠信促進會副會長。
要真說起來,“緬花大王”雖然一夜間爆紅網絡,但還真不是陳洪偉自己給自己取的,他還是更愿意聽到人們叫他“阿偉哥”。
因為“大王”一詞實在有點稱王稱霸的意思,他自己更加意識到一個品牌要真正做到行業的領軍地位,是需要產品、規模、口碑、品質等多方面綜合實力來支撐的。
對“大王”一詞的過渡宣傳,只會給別人所詬病,留下過于自大的印象,陳洪偉對這一點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每當別人提起,他總是一笑對之。
PART1 不被嘲笑的夢想是不值得去實現的
2011年,陳洪偉大學畢業,做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師,可能是出于骨子里那份天生的不安分,任教一年以后,他選擇離開了三尺講臺。
后來,阿偉哥來到了一家臺資企業,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他便嶄露頭角,小有成就,這對于一個剛剛畢業兩年的人來說,這樣的人生起步已令無數人羨慕,可就在這個時候,他又一次選擇了離開,開始自主創業。
阿偉哥的家鄉仙游是全國最大規模的紅木集散地,2013年,正是紅木行業如火如荼的時候,市場形勢一片大好,阿偉哥就在這個時候跨入了這一行。
創業,在近幾年已是一個被過渡消費的話題,很多人腦門一熱進場,腦門涼了離場,好似進了一個大型冰工廠。
和很多靠腦子一時發熱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不一樣,阿偉哥在入行之初,就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和打算。
首先,他將家具選材定位在了緬甸花梨。要知道,在當時的背景下,紫檀和紅酸枝才是人們看好的木材,也幾乎沒有人問津緬花家具的制作。
阿偉哥坦言:“當初之所以選擇做緬花,主要原因還是想要較少的資金做出最好的產品。材質只是產品的載體,用工藝為大眾傳遞古典文化精髓才是意義所在。”
像紫檀、大紅酸枝等材質,不僅要面臨開料的風險,在材料的使用上,還因為其價格昂貴,不得不充分利用,這與紅橋紅所希望的“完美”就有出入。而緬花的價格適中,開料利用率也高,關鍵是緬花的花色和紋理,也深深吸引著他。
好產品,是陳洪偉給企業的又一個定位,所以紅橋紅在開始之初,就明確做高品質的紅木精仿家具,主打自身差異化優勢。
這個長相清秀、身材瘦削的年輕人,有你難預料的踏實和勤勉。
聽人說起,在仙游動車站的候車廳內,懸掛有一幅紅橋紅的墻面廣告,文案寫得很精彩:不被嘲笑的夢想,是不值得去實現的。
在阿偉哥初入行的2013年,可謂是紅木最瘋狂的時期,價格一天一漲,不愁銷路,甚至直接帶現金要貨。人們都極力看好,瘋狂加倉,認為紅木牛市才剛開始啟動。
但是隨著彼時紅木泡沫高杠桿,虛浮的繁榮之后,2014年行情一路急跌,大量產品開始滯銷,剩下的一地雞毛可想而知。
那個時候,陳洪偉還騎著電動車,一家家門店去拜訪。騎到電動車沒電,就一路推回去;碰到門店店長不在,就記下號碼回去加微信;遭到展廳小妹鄙夷,就化作內心更大的激勵。
2014年下半年開始,阿偉哥便開始在網絡上尋找銷售渠道,他意識到微信將成為每個人的基本配備,甚至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于是開始將人脈慢慢積淀到微信個人號。
與此同時,他也是比較早地看到了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威力,也嘗到了甜頭。通過微信的傳播與推廣,阿偉哥現在已積累起了將近100000的粉絲群體,所以對于后來阿偉哥突然爆紅網絡,于此也可看出端倪。
談起過往的種種努力,陳洪偉難免自豪。現在那輛“小毛驢”也光榮退休了。當妻子問要不要把“小毛驢”賣掉,他堅決反對:“那不行,要留著,它當年可是為我立下汗馬功勞的。”
PART2 世界上所有的捷徑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在古典家具學問上,陳洪偉可以說是半路出家,他同樣是零基礎學起。
阿偉哥說,剛開始做家具的時候,不懂這個行業,所有事他都要親力親為,缺個口罩、缺個砂紙、磨個鋸條,這些都得自己來,就像養自己的孩子,每天伺候她16個小時,一把屎一把尿把她拉扯大。
現在工人如果要找個梅花鉆,問陳洪偉在哪,他依然能答得出。這其中的辛酸與艱難不足為外人道哉,也只有自己能明白。
在學習古典家具更是如此,看書、請教行家、去各大博物館及拍賣會看明清家具實物,所有能想得到的方法全部試過一遍。
現在的阿偉哥對家具的理解,也不再是五年前那樣了,面對過去自己做出來的產品,他自己也笑稱:“真是不怎么樣。”
學這個真沒什么捷徑,也不能偷懶,如果有人跟你說,古典家具很容易就懂,那就是他什么都不懂。
阿偉哥學古典家具的方式很笨,但是很見成效。這個世界上可能真的沒有捷徑,所有的捷徑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一開始買大量行業的相關書籍,但是書上的圖和實物真是兩回事,圖片是平面的,它是別人告訴你這個角度好看,到真正去制作家具,還要多向前輩請教,走訪游學,要考慮的因素就非常多,不同角度的線條、比例、結構,都差距甚遠,需制圖打樣,一榫一卯自己去動手實踐。通過實踐再與經典作比較,領會其中的工藝精髓。
這是阿偉哥學習家具的心得。
為了能更好地理解家具,能真正做到精仿,做出有味道,阿偉哥和他的團隊多次去國家博物館觀察,并勘測實物,回來之后又反復參照《中國花梨家具圖考》中的三視圖和細節描述,跟團隊一起探討修正。
無數次的圖紙調整,一遍遍的實物打樣,卻總感覺還缺點什么。他們開始對經典提出質疑:該椅兩側及后面的角牙有別于正面,是簡單的素牙頭。通過觀察,在橫棖下方確有鑿空的榫眼,顯然,這些素牙板并非椅子上的原有部件。
后經證實,此把椅子曾因牙頭丟失而修理過,由與民國時期沒有找到合適的黃花梨木材,工匠們就用楸木配置了六個素牙頭裝在兩側及后面,未顧及正面雕花云頭角和栽銷之間的關系,從而造就了圈椅的美中不足。
于是,紅橋紅把后裝的素牙進行了更改,與正面的雕花云頭角相一致,從而讓經典得以重現。
正是這種敢于對經典提出質疑的勇氣,以及對文化、對家具、對工藝都有深刻的理解之上,讓紅橋紅對品質上的要求不斷提高,并在自己品牌內豎立自己的產品標準。
PART3 做一個有良心的廠家
做一個有良心的廠家,時刻心里有顧客,這就是阿偉哥最真實的寫照。
前文講過,好產品是阿偉哥給企業的定位,他追求真材實料的品質,注重熱情貼心的服務,旨在讓每一個買到他家的緬花家具的客戶都用的踏實安心。
所有與阿偉哥接觸過的人,都能被他身上的踏實與認真打動,這讓他很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
如今業內大部分人都知道“阿偉哥”在做緬花,有需要緬花家具的客戶,如果自己廠里沒有出品,人們第一反應就是想到阿偉哥。
有個有意思的事兒,以前在仙游,問榜頭建行在哪,大家會說哪里哪里。現在再問建行在哪?就變成在“紅橋紅”那邊。
在阿偉哥看來,一件好的家具必須要具備以下五點:材質保真,無拼補無白邊,烘干要合理,榫卯結構,以及有藝術美感。
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跟客戶的談判才能夠“有底氣”,才能平等對話。好產品其實是在“幫用戶”,而他們在幫用戶生產制造的基礎上賺取合理的利潤。簡單來說,就是要做有底氣的生意。
有一次,一位客戶發來微信確定要買放置大廳的沙發。阿偉哥突然猶豫了幾秒,但還是直言相告——
“那套是我前兩年做的,我自己很不滿意,你如果真的要,那要給我點時間再改下。”
客戶沒有異議,當即轉了定金,并特意囑咐——
“一定要給我留著”。
在阿偉哥看來,紅木家具是一個非常有“文化基因”的行業。他的產品定位非常清楚:堅持經典的明式規制和絕不妥協的品質標準,就是他每一件家具的準則。
阿偉哥在網上爆火以后,家具脫銷,很多產品早已賣斷貨了,有人建議他再擴大些規模,去提升產能。而阿偉哥卻說:要把握著自己的發展節奏,慢慢來,這個時候更要堅守好品質,不能因為一個紅橋紅的家具砸了自己的好口碑。
在這個年輕人的心里裝著一片大海,他有自己的節奏與步伐,有自己的積淀與思考,世相縱橫,自有一份不動聲色的理由。
產品與客戶,是他看重的重中之重。
PART4 紅橋紅——“仙作”新生代
阿偉哥說:“每一個用心制作的產品,都該為世界帶來一份善意!”
在日復一日的生產制作之中,阿偉哥用斧鑿體會著古代匠人的心意,每一條線腳的起法,每一個平面的刨光,每一個雕花的修飾,在由點及線再及面的打磨中,他漸漸地融通了古今。
當大家都在趨向紫檀、紅酸枝家具的時候,他堅守著自己緬花的定位,當大家都在改良做所謂新中式,做所謂的紅木沙發家具的時候,他堅守著明式的審美品格。
古人講“雖繁不敢省人工,雖貴不敢減物力”,用來形容阿偉哥和他的紅橋紅是在合適不過了。“明式”的精仿意識、客戶的服務意識,產品的精品意識,使他遠遠超過了眾多同行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