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12月3日-12月8日,日本,作為一個建筑人,怎能錯過!
安藤忠雄、黑川紀章、丹下健三、隈研吾、槙文彥、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筱原一男這些被我們每天拿來研究的建筑大師的作品多到你看不完,還有講究細節的日式設計,當然還有禪意、詩學、自然風,高標準的完成度,都是我們該學習與借鑒的。這次是東京城市+建筑深度探索,不走尋常路的我們,一定會給你一次難忘的瘋狂行走!
活動主辦:
一間(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師瘋人院
學術領隊
酈文曦
日本建筑學會正會員、里建筑事務所主持建筑師、早稻田大學·建筑空間論·博士、(師從日本建筑學會會長/建筑家古谷誠章教授)
行程亮點
此次行程,將參觀學習安藤忠雄、伊東豐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藤本壯介、丹下健三、隈研吾等建筑大師的作品,可以真正零距離體驗大師作品的空間,感受日本建筑的完成度。
|解讀城市,遇見建筑|
這是一場建筑與城市的設計盛宴,一次性探訪多個日本當代建筑大師作品及經典商業設計。
|全程講解|
學術領隊全程對建筑進行細節性講解,無線耳機接收,清晰聽到每一處介紹。
|服務及安全保障|
贈送周邊產品(通訊冊、帆布包、速寫本、速寫筆等),全程購買高端旅行保險,保證住宿及食品安全。
|攝影與交流活動|
深入城市街巷探索細節,尋找城市最佳拍攝地點,體驗街頭文化氛圍,瘋友之間每天一起交流感悟,一起為建筑而瘋狂起來。
參訪案例
21_21DESIGNSIGHT|安藤忠雄
21_21設計視界(21_21DESIGNSIGHT),由安藤忠雄設計,坐落于東京都港區赤坂。安藤忠雄借用三宅一生「一整塊布」的服裝設計理念,設計了「一整張鐵板」的21-21設計美術館,從遠處看,這棟獨特的建筑就像是一張巨大的折彎的厚紙板扣在地面上,54米長的鋼質屋頂作為整個建筑的視覺特點,凸顯這是一棟「代表日本顏面的建筑」,象征21-21是設計的最高殿堂。
北齋美術館|妹島和世
妹島和世新作——北齋美術館。在此建筑作品中,妹島桑以看似“不那么妹島”的各個方向的縫隙和傾斜外墻,來回應基地,以及浮世繪這一主題。場地周邊為普通居住社區。建筑背對著一條高架鐵路。面對此基地環境,妹島采用了一種面向公園和當地居民開放的姿態,來設計北齋美術館。原本規整的建筑形體,被穿插于立方體塊之中的幾條三角錐形的縫隙切開。從而使建筑立面上呈現出來的尺度感與周邊社區的房屋體量相當。
東京圣瑪利亞大教堂|丹下健三
項目建于1964年,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位于東京都文京區關口。建筑面積2541㎡,建筑采混凝土薄殼構造,由八面墻延伸至屋頂形成連續的結構空間,光線穿過裂縫隨時間變化,創造出儀式性的精神空間。
法隆寺寶物館|谷口吉生
法隆寺寶物館處在一片樹林的環抱之中,參觀者通過一條“漂浮”在淺水池上的薄石板“橋”抵達建筑的入口。建筑師設計了兩種性質的空間:一種是處于核心位置的完全封閉的石頭盒子,用來作為展覽空間;另一種是依附在石頭盒子之外的玻璃盒子,用來作為公共空間。
劇場·高圓寺|伊東豐雄
在伊東豐雄的建筑中,座·高圓寺并沒有占據顯要位置。它既不像仙臺傳媒中心那樣給作者帶來空前的贊譽,也遠遠不及TOD’S表參道大樓那樣個性突出。然而,這座通體黑色的建筑卻讓每個路過的人印象深刻,在設計這個公共劇場時,他選擇了一個封閉的空間,內置鋼板鋼筋混凝土。該設計可以讓墻壁和天花板上保持輕薄的同時提供最佳音響效果。禮堂中設有多樣的舞臺及座位。
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丹下健三
1962年作品,由丹下健三設計的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代代木國立綜合體育館被稱為20世紀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而他本人也贏得日本當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贊譽。代代木體育館采用高張力纜索為主體懸索屋頂結構,創造出帶有緊張感和靈動感的大型內部空間。其特異的外部形狀加之裝飾性的表現,可以追溯到作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豎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像力。這一設計可以說是丹下健三結構表現主義時期的頂峰之作,其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丹下將材料、功能、結構、比例,直至歷史觀高度統一的杰出才能。
東京都廳|丹下健三
日本建筑師丹下健三的職業生涯中有一個不同尋常的經歷:他曾經兩次接到相同的委托。1952年,在他生涯的早期,丹下健三在東京的有樂町為市政府設計了一座行政大樓。30年后,當政府搬遷到東京新宿,他再一次獲得了設計其行政大樓的委托。項目于1991年完工,成為他最后的,最有野心的作品之一。
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藤本壯介
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提出了一種新的讀者與書本之間的關系,將讀者包圍遮蔽在書籍之中。項目是為日本知名的美術大學設計一個新圖書館。它包括設計一個全新的圖書館建筑以及將原來的建筑翻新成為一個藝術畫廊,最終創造一種圖書館和藝術畫廊結合的新場所。
代官山蔦屋書店|原研哉
1983年誕生于大阪枚方的蔦屋書店,是"通過書、電影、音樂等的提供,對生活方式進行提案"的一家書店。2011年,在代官山誕生的新蔦屋書店,宣傳語是:“歡迎回到書的世界”。是贏得美國Flavorwire.com網站“全球最美20家書店”的唯一一家日本書店。
中銀膠囊艙體大樓|黑川紀章
中銀膠囊大樓(又名中銀膠囊塔),是一幢造型特殊的住宅、辦公建筑,由黑川紀章設計。膠囊塔自1970年開始興建,直至1972年完成,是日本建筑界代謝運動(メタボリズム)的代表作品。1960年代歷經戰后荒頹的日本,逐漸走向經濟高度成長,導致都會區人口迅速膨脹、居住空間不足。一群懷抱遠大理想的建筑師們想像著未來城市的樣貌,將生物學上新陳代謝的概念,運用在建筑上。metabolism因此得來,這也是唯一一個發生在非歐美地區的建筑運動。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伊東豐雄
該建筑為多摩美術大學在東京都八王子市校區的圖書館,由該大學的名譽教授伊東豐雄設計,2007年4月完成。整體上看,建筑由厚度只有200毫米的連續拱形墻壁構成。最終,跨度完全不同的拱形結構相互交叉,構成了兩層的建筑空間。該校區基地的一個特征是地面是傾斜的,所以圖書館的一層用混凝土做成了隨著基地傾斜的地面。
代官山集合住宅|楨文彥
1968年至1993年,代官山集合住宅總共分六期設計開發并建成。被東京市民評價為一處優雅的城市村落和高品位的“城市房間”。在整個街區內,每一個院落乃至每一個轉角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室內外空間的過渡,院落之間的關聯等,都顯示了日本傳統建筑的“種族記憶”。
根津美術館|隈研吾
位于南青山的“根津美術館”收藏有許多日本乃至東陽的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在2009年,隈研吾氏建設了新的本館,這座新的美術館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性”,十分具有魅力。
微熱山丘|隈研吾
由隈研吾設計的臺灣鳳梨酥專賣店“微熱山丘(SunnyHillsatMinami-Aoyama)”于2013年在甜品店的激戰區域——南青山誕生。微熱山丘的外觀宛如在都市內悠然聳立的“森林”,而這座在閑靜住宅區內具有強烈沖擊感的建筑,也自受到了許多建筑愛好者的青睞。店內是由格子狀的柏木所編制出來的幻境。如此復雜的木材組裝是日本傳統建筑技法的一種,被稱為“地獄組裝”。外觀自然美不勝收,同時也能擔任起支撐建筑的重任。
國立西洋美術館|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采用了當時先進的混凝土和玻璃等建筑材料,并將建筑首層的墻體取消以立柱支撐的底部架空結構/橫向長窗以及屋頂花園,與薩伏伊別墅一樣是柯布西耶關于新建筑五點的代表。并創造了“無限生長的美術館”這一空間概念。
自由學園明日館|賴特
賴特與日本有著較深的淵源,他對日本的禪宗返璞歸真的境界非常認同,其草原式的建筑風格在這座自由學園明日館有著很好地體現。略顯低矮的建筑強調水平向的延展,整體的建筑色調也十分柔和,窗框的形式有很強設計感,與傳統的日本建筑有很大程度的神似。
東京藝術劇場|蘆原義信
位于東京著名商業區池袋的東京藝術劇場(池袋歌舞廳)是東京文化藝術的信息發源地。其寬敞明亮的大廳是藝術劇場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結構,大廳舞臺上還放置了世界罕見的旋轉式雙面管風琴。
江戶東京博物館|菊竹清訓
日本建筑師菊竹清訓設計,高床式的建筑意向既現代又古典;以一座真實比例的“江戶橋”展開整個“歷史散步”的動線。江戶東京博物館(Edo-TokyoMuseum),主要是為了保護已面臨逐漸消失的江戶東京歷史的遺產及回顧東京的歷史及文化。并以未來的東京而設想于平成5年(1993年)3月28日創立此博物館。
江戶東京建筑園
江戶東京建筑園因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而出名。它座落在都立小金井公園內,腹地廣闊、綠草如茵,展示區分為室內及與本館截然不同的真實建筑室外展示區,以江戶時代及昭和初期的建筑為主,大大小小的建筑體共有二十多棟之多。園內有市井氣氛濃郁的街道和高崗地區的住宅,可以親身體驗日本江戶時代的街景。
DIOR|SANAA
Dior表參道店特別醒目,建筑物通體白色,表層為透明玻璃,可透過玻璃看到里層的丙烯板的褶皺和建筑的內部結構,丙烯板內層通過噴涂白色調整透明度。晶瑩剔透又淡雅延續,顯然是日本美學的提煉。雙層設計方案,在高透明層壓玻璃內側,裝上裙褶一樣的丙烯板。據妹島解釋,“迪奧的產品資料中有非常漂亮的帶褶女裝照片,由此聯想到了像布一樣柔軟的設計”。
TOD'S|伊東豐雄
伊東豐雄以表參道的櫸樹為Tod's旗艦店的表皮概念,樹影覆蓋建筑周身,使建筑與櫸樹相映成趣。既是圖案造型又是結構體的建筑表層,由300mm厚的混凝土及鑲嵌其中的無框玻璃構成,就這樣,表層又支撐著樓板,內部空間不用柱子承重。斜格狀的造型,將抽象化的樹的形態依次復制并重疊描畫而成,而逐漸分叉的樹的圖案,則對于內部空間進行劃分,起到了調整各個場所的不同特色與內部空間的用途。
HugoBoss|團紀彥
HugoBoss旗艦店位于東京表參道大道與窄巷九十度轉角,就在伊東豐雄設計的TOD'S店邊上。而設計靈感,也和TOD'S店一樣,來自櫸木樹枝。HugoBoss旗艦店宛如一座“塔”,其外觀的木質紋理通過水泥澆注木模制成。HugoBoss旗艦店的櫸木外觀設計,與周圍環境密切相關:行人路過時能看到建筑外觀的變化。
GYRE|MVRDV+竹中工務店
GYRE的建筑設計概念為[swirl(旋轉)],建筑的每層都旋轉了一定的角度,確保商鋪的外立面最大面積地朝著街道開放的同時,并把建筑造型和道路旁連排的櫸樹相互配合。
PRADA青山店|赫爾佐格+德梅隆
PRADA青山店于2003年建成,現代感十足,其菱形網格及凹凸玻璃建構的外墻和框架,更會因光線變化而產生不同的色調與風格,令建筑物猶如一顆閃耀的鉆石。建筑物的幕墻上裝有840塊如波浪紋理的菱形凹凸玻璃,背后隱藏著支撐框架,再連接著內部六支菱形柱體(三支橫向及三支垂直),足以令建筑物承受不同程度的地震。
文中所列舉的,是我們將參訪的部分建筑,東京還有太多太多的精彩,和瘋人院一起去探索吧!
聯系電話:400-1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