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北大博物館研修班走出了諸多的展陳精英,大家帶著“求真、力行”的精神,創作了多項博物館精品展覽,推動著多項新理念、新模式的落地,無論從教學質量、學友水平、實踐成果上,都已經是業內高水準的代表。
我們不止探索新思維、新方向、新技術,不止嘗試新模式、新路徑,站在中國考古學、博物館學數十年的積淀上,面對博物館展陳事業高速發展的洪流,我們更是展陳發展路上最虔誠的求道者。
秉承求真、務實、創新的教學理念,第六期北大博物館研修班再次升級,增加更多國際視野、更多新理念新技術,將于2020年2月16日開班。
招生對象
1.博物館相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技術負責人;
2.各級各類博物館策展負責人;
3.博物館相關專業研究人員;
4.其他相關崗位高級管理人才,符合本學科要求的人員。
課程內容
●博物館展覽如何運行
中華文明歷程與文化自信
博物館的歷史
現代博物館的傳播理念與實踐分析
博物館藏品管理
博物館藏品的保護及預防性保護
博物館多媒體應用和智慧博物館
探館:首都博物館展覽及其運行機制
●博物館展覽如何策劃
博物館展覽的本質
博物館展覽策劃與實施
博物館展覽策劃與博物館教育
博物館展陳大綱編寫-案例分析
workshop:展覽大綱的編寫點評-小組作業
專題類博物館展陳策劃
案例:湖南省博展陳設計與實施
●展品信息如何解讀
中國物質文化史
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研究
中國文明起源與展覽策劃
瓷器研究與博物館展覽策劃
青銅器研究與博物館展覽策劃
中國古代金屬文物與博物館展覽策劃
佛教造像藝術解讀
中國古代美術史
觀展(內容待定)
●博物館展覽新趨勢新視野(上海)
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趨勢解讀
世界博物館展覽新趨勢與新理念
廣東省博物館策展機制
如何用展覽講好博物館的故事--以成都博物館為例
博物館資源與文創開發
觀展——上海精品展覽考察
●展覽形式與內容的銜接
博物館展覽形式與內容的關系
博物館展覽形式設計
博物館精品展覽與典型案例設計評析
博物館策展設計的當代性
觀展(內容待定)
●精品展覽觀摩與評價(地點待定)
年度精品展覽觀摩考察(5天)
●展覽設計實務與解析
教師團隊
孫慶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夏商周考古、考古學史、中國古代玉器研究。
徐天進,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公眾考古與藝術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田野考古、商周考古。
齊東方,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漢唐時期的考古、歷史、文物、美術的教學與研究。
張弛,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田野考古學、考古學理論與方法。
宋向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北京市博物館學會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
安來順,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館員。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兼職教授,多年從事文化遺產、博物館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
祁慶國,北京市文物局圖書資料中心主任,兼任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博物館數字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魏峻,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原廣東省博物館館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文化部優秀專家。
李建毛,湖南省博物館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研究館員。中國博協陳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兼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南大學及湖南大學兼職(客座)教授。
劉玉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兼任日本早稻田大學中國古籍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教育部高校古委會《中國典籍與文化》副主編,北京大學《國際漢學研究通訊》主編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文化史和東亞文化交流史。
李松,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美術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博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唐美術史,佛教美術史,道教美術史。
陳同樂,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研究館員,中國博物館學會陳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十大精品展覽評委,曾任南京博物院陳列藝術研究所所長。
李黎,研究館員,原云南省博物館副館長。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國務院參事室中國國學中心展陳指揮部原副總指揮,原中國證券博物館館長,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策展總監,中國博物館協會陳列藝術委員會常委。
李明斌,成都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
曹宏,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博物館學、應用語言學。
黎婉欣,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博物館學與文化遺產教研室主任,牛津大學考古學博士。曾任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博士后研究員(中國藝術)協助布置古代中國常設展,獨立承擔二十世紀香港藝術專題展。
劉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史專業博士,研究領域為佛教敘事藝術。
聶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物聯網遙感大數據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戰略顧問。專業方向:設計倫理、設計評論和設計策劃;集成建筑產業化研究;e時代空間形態研究。
李德庚,藝術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策展人、敘事設計師、博物館及美術館顧問。曾任清華美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副主任、北京今日美術館設計館學術總監、深圳當代藝術和城市規劃館的執行顧問等職。
蔣名未,中國國家博物館經營開發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館員,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博物館文創產業的推動和踐行者,“文創中國”價值互聯網授權生態體系概念的創建者。
沈辛成,北京大學博物館學學士,復旦大學考古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碩士,佐治亞理工學院科技史博士。曾服務于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911”國家紀念館和紐約歷史學會等多家機構,參與從事檔案研究、出版與策展工作。
路菁,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員,德國圖賓根大學博士。研究方向:陶瓷考古。
劉彥琪,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物館教研室工程師,負責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及藏品管理、展覽中的文物保護,展覽內容及形式設計等。曾赴美國華盛頓特區的FREER|SACKLER博物館訪問交流博物館展覽陳列和文物保護相關工作,并與該館合作研究早商青銅器的技術。研究方向:文物修復與保護。
學習方式
約每兩個月一次集中教學,一次5天左右,共計7次課。其中五次在北京大學校內教學,兩次為校外實地教學。
證書發放
修完全部課程,按要求完成考察研究任務,由北京大學核發《北京大學博物館展陳設計與創新思維專業研修班結業證書》。
聯系電話:400-1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