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傳統建筑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搭建學術研究到應用轉化的平臺,對南方地區古建筑修復、營造技術、村落保護與改造等相關項目提供專業支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將于2019年12月在上海舉辦“古建營造技術與傳統民居保護再生培訓班”。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建設勞動學會古建筑專委會
聯合舉辦:上海燊榕古建保護研究中心
支持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
時間地點
上課時間:12月24-29日
上課地點:秦森企業總部205培訓室(上海市靜安區汶水路299弄25-26號)
學時安排:本專題共6天,48學時
課程設置
1.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利用與管理原則
2.江南地區傳統木構建筑卯榫構造、結構及適應性保護技術
3.江南地區磚砌體建筑的結構機制及適應性保護
4.蘇派古建筑特點與營造技術
5.浙派古建筑風格與營造技術
6.徽派民居與營造技術
7.福建傳統建筑與營造
8.江南園林與園林建筑
9.傳統民居保護與改造利用案例考察--朱家角安麓酒店
專家團隊
譚玉峰
上海交通大學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總工程師。歷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地面文物處處長、上海市文物局文物處處長。
朱宇暉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講師,中國建筑學會史學分會常務理事,中華地方美學建筑學會榮譽理事。
淳慶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人,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人,科技部課題評審專家,文化部課題評審專家,南京市文物局評審專家。
程極悅
國家突出貢獻專家,高級工程師,一級注冊建筑師。黃山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兼職教授。
盧遠征
浙江省古建筑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沈忠人
蘇州市文物古建筑鑒定專家組成員,東南文物古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總工程師。
張玉瑜
浙江大學建筑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師從朱光亞教授,著有《福建傳統大木匠師技藝研究》等著作。
招生對象
從事古建筑保護修繕、營建、項目管理;傳統民居與村落保護;文旅策劃、規劃、運營的相關人士;以及對傳統建筑感興趣的人士;小班制教學,限額40人。
學習方式
導師課堂零接觸授課
導師每堂課會提供大量實際案例分析
為加深學習,學員會進行課程內容的模擬練習
專家會針對練習內容和個人從業疑惑一對一進行答疑
組織互動論壇讓同學進行分享交流
證書申請
1.培訓結束后,可申請參加人社部高級古建筑項目經理崗位能力考核,成績合格者,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古建筑項目經理》高級證書。
2.另外可申報《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崗位證書》:古建筑傳統木工、古建筑傳統瓦工、古建筑傳統石工、古建筑傳統裱糊工、古建筑傳統彩畫工、古建筑傳統油工。
3.另外可申報《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專業技術管理人員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八大員: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監理員、材料員、資料員、試驗員、測量員、合同員、勞務員、機械員;需要另外提交工本費。
報名截止時間
報名起始時間
11月26日
第一批報名截止時間
12月10日
報名人數
40人
優惠
前十名報名學員可申請1000元學費減免
報名流程
步驟一:咨詢課程,填寫報名表
步驟二:提交報名表、報名費、身份證復印件等材料
步驟三:經審核合格后,錄取通知
聯系電話:400-11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