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是中國一種常見的傳統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并施以彩繪而成。普普通通的泥巴,經過手藝人的一番打造,變成一件件活靈活現、形象逼真的藝術品。
我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晉城傳統彩塑的傳承人—劉惠斌,看到泥就走不動的他,一年有三百四十天都在研究彩塑。
小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玨山青蓮寺看到了里邊高大的佛像,一見傾心的他便開始了自己漫長的彩塑之路。
三十多年來,劉惠斌做了上千件作品,遍布晉城、山西,乃至全國各地,但他卻說這些作品,沒有一件是自己完全滿意的。在他看來,一旦滿意了就會停滯不前。永不滿足、從不止步的劉惠斌,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傳統手工藝并不是老掉牙的東西,古老的題材也能表現得多種多樣,劉惠斌將自己的思想融入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尋求創新。
寄托了歷史厚重與智慧的這些傳統手工藝,如今也在新時代里繼續綻放著光彩。
跟很多傳統手工藝傳承一樣,后繼無人是劉惠斌最大的擔心。三十多年來,他帶了七批徒弟,很多人干了兩三年就放棄了,談起這些人,劉惠斌滿是可惜。
劉惠斌認為晉城傳統彩塑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為民族文化的繁榮與復興貢獻自己一份力。
非遺文化蘊涵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這種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值得我們向每一個手工藝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