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聯合文化博物館在京隆重開館。以“典藏中國”為理念的華夏聯合文化博物館同期推出了第一個具有重大象征意義的藝術家徐里個人藝術展。開館儀式暨徐里藝術展開幕活動結束后,中國文物網記者對畫家徐里進行采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藝術家徐里采訪現場
在西方藝術盛行海內外,如何做到更好的傳承本土的國畫藝術,作為中國美術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藝術家徐里表示,傳承國畫,首先要了解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化,落實對國學經典的研讀和研究。只有對本土文化,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使個人整體修養、素養提升,加上對國畫本身繪畫語言的研究,以及對生活的感悟理解,綜合多種元素在一個人身上完美結合體現時,才能傳承出真正具有中國韻味和中國精神的創作作品。
近幾十年以來,我們的美術教育,對國畫的教學,雖然仍保有傳統方法,但更多開始引用西方的教學模式,用西方的速寫、素描、透視、解剖、色彩、人物的造型塑法來對中國畫進行創作。引入西方教學能夠對國畫發展起到一定的互補作用,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已經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國畫畫家,但徐里同時表示,這還是不足夠的,中國畫的創作除了外來的優良文化補給,更重要的還是要把自己的本土文化學好,把歷朝歷代優秀的中國畫經典研究透徹,在這基礎上再進行國畫的傳承和發展,這才是重要的。
對于油畫、國畫雙棲的畫家徐里,當記者問及如何在繪畫中既表現出油畫和國畫各自的繪畫特點,將中西方的文化相結合,同時又區分去創作藝術作品時,徐里告訴記者說:“我是學油畫出身,油畫是地道的西方文化,西方油畫講究造型和寫實,比如西方的肖像畫,畫的寫實而傳神,真實的去呈現客觀物象。油畫傳入中國已經一百多年,這期間我們一直面臨著一個問題,中國畫油畫的畫家是永遠學習、模仿西方的油畫,永遠做西方油畫的徒子徒孫,還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作為中國畫家,我們應該把油畫融入到中國文化的大氛圍中來。因為我們的文化背景,身上流淌的血液,我們的思考模式與西方人是不一樣的,如何畫出有中國特色,民族特色,中國氣派的油畫,這是身為中國油畫家應該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努力探尋的方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徐里作品
中西方的文化不同,造就中西方的藝術風格也有很大的區別,徐里以山水創作舉例,西方畫山水它就是風景,它的透視點很準確,國畫與此大不相同,國人畫的山水,它是畫家看到的山,是畫家心中的水,它既是現實的山水,同時它還是畫家心中的山水,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國人將自己的情懷、境界,通過他的山水表達出來。所以中國的山水與西方的山水差別是非常大的,國畫中的具象山水里會包括許多抽象意象,畫家將自己的人文情懷和精神追求融入到畫面里,所以中國的山水畫顯得更加宏大、高亢,更具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