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民,男,1953年3月出生,國家二級演奏員、中國音協民族管樂研究會會員、安徽省皖派嗩吶研究院榮譽會長、濉溪縣戲劇家協會會長。2009年9月,周志民入選“中國好人榜”。
“新型肺炎在蔓延,黨員干部沖在前。堅決打贏防疫戰,同舟共濟渡難關。肺炎兇險防為先,人人都要早防范,多消毒,勤洗手,殺死病毒無后患……”近日,一首以淮北琴書形式演唱的《堅決打贏防疫戰》音頻在網絡上流傳開來。而這首作品的創作者正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安徽省濉溪縣文藝志愿者周志民。
“疫情牽掛著全國億萬人民的心,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首先應該想到拿起手中的‘武器’沖鋒陷陣,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聽從黨的召喚,用我學到的文藝專業知識為人民作出自己的微薄奉獻!”提及為何創作,周志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從事專業文藝工作五十載,周志民認真學習業務知識,苦練基本功,成為了濉溪縣文藝界的佼佼者,現在還擔任濉溪縣戲劇家協會會長。1987年至今,周志民榮獲國家、省、市、縣各級獎項60多項次,其中國家級獲獎5項次、省級獲獎6項次,創作劇目、曲目獲獎二十多個。
“創作《堅決打贏防疫戰》,我覺得一來能鼓勵人民堅定防疫信心,二來能夠謳歌在一線黨員干部和白衣戰士的無畏奉獻精神!”周志民告訴記者,因為淮北琴書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他選擇了琴書表演。
了解周志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些“擰”的人。他曾自籌資金50多萬元,購買專業流動舞臺車及其它設備,打造出濉溪縣唯一的專業藝術品牌“濉溪縣藝術團”。
演出車雖小,卻是周志民的大舞臺。周志民利用這個平臺開展各類宣傳演出活動、培養藝術人才。他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如歌頌和諧社區的小品《魚水情緣》,孝敬老人的小品《抓鬮》,反映招商引資體裁的《榴花情》《聘導游》,反腐倡廉體裁的《一碗素面》、淮北琴書《仨媳婦》,美麗鄉村建設體裁的《福音》《瓜田夜曲》等。其中,小品《魚水情緣》榮獲安徽省第六屆藝術節“二等獎”;淮北琴書《仨媳婦》榮獲安徽省第七屆藝術節“二等獎”及全國曲藝邀請賽“二等獎”。
然而,家庭和親戚朋友曾一度對周志民產生過很大的誤解。“又不是年輕人了,還投資建團,整天還為團里的演出忙個不停,連家都不顧。”在周志民的妻子看來,他是船到碼頭車到站,退休了就該好好享受生活,不要再去操勞。
“我知道他們關心我,但每當有主題創作演出的任務,我就吃不好飯、也睡不著覺,常常靈感一來就得立即起床記錄,不然天明起床就忘了。”周志民告訴記者,因為他患有糖尿病,家人對他的身體健康非常擔憂,免不了時有吵嘴斗氣的事情發生。對此,他都是一笑而過。“我是黨的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有責任和義務把學到的知識奉獻給黨和人民,不辜負黨對我的培養。”最終,在周志民的堅持下,他也得到了家人和親戚朋友的理解認可。
“我會不忘初心、多出精品,為弘揚民族文化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周志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