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永玲:1963年生,1984年拜著名評劇表演藝術(shù)家谷文月為師,是谷文月的開山大弟子。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市通州區(qū)戲劇家協(xié)會秘書長;通州區(qū)杰出人才獎獲得者;全國第十一屆,第十三屆兩屆群星獎“金獎”獲得者,曾參加六十年國慶大閱兵。主演多部評劇、小品等在全國獲得大獎。曾主演評劇《楊三姐告狀》、《三看御妹》、《私生活》等。
一、您為什么喜歡評劇?
田永玲: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唱歌,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因為我老家在農(nóng)村,在一次上學的路上,聽見那個廣播的大喇叭里放評劇劉巧兒,我當時正在上學的路上,聽到后立馬不動了,站那聽了半天,當時我還不知道那就是評劇,就覺得真好聽,當時就會聽會了一句,因為不知道是誰唱的,當時還很幼稚的說一句:我比錄音唱的還好聽呢,后來才知道是新鳳霞大師唱的,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很丟面子,不過不知者不怪哈,因為沒聽過,年齡又小呢。從那以后就喜歡評劇了。后來也就是從學校出來就到了評劇團了,從事了自己喜愛的評劇事業(yè)。
二、您是哪年拜的谷文月老師?
田永玲:我是1984年5月拜的谷文月老師,距今已有35年了,我拜師那年只有21歲,當時我的師奶奶新鳳霞,還有李憶蘭老師,劉萍老師,李惟銓老師等等,還有當時評劇院的領(lǐng)導們也都參加了我的拜師會,現(xiàn)在想起來我的心情還和當年一樣激動呢。
三、那您是谷老師的大徒弟對嗎?
田永玲:是的,我排行老大,我下面還有16個師妹。
四、還有田老師您是唱評劇的,我知道您唱京韻大鼓也很好,聽說您演唱的京韻大鼓《花木蘭》獲了“群星獎”是嗎?那您能說說您演唱京韻大鼓《花木蘭》的背后有什麼故事嗎?
田永玲:對,這已經(jīng)是我第二次獲“群星獎”了。第一次獲群星獎是2001年演小評戲《誰當家》,京韻大鼓《花木蘭》是2004年獲的“群星獎”。提起京韻大鼓花木蘭獲獎前后還真有很感人的故事呢。因為我在唱花木蘭以前沒有唱過京韻大鼓,只是聽說過,所以學唱花木蘭和到最后的參賽那真是費了很大很大的功夫,因為是新接觸,又要代表北京參加群星獎的角逐,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這里就不多說了,那么我要說的是,在接到這個任務的前一個多星期,我的爸爸剛剛?cè)ナ溃敃r是懷著對老爸的思念之痛接下這個任務的,因為我有兩個小孩,當時她們還小,要想完成這個任務,我的家里和孩子都要交給我的媽媽來照管,當跟媽媽說完后,媽媽也是懷著失去老伴兒的心情答應我的,所以如果沒有媽媽的細心照顧,就沒有我的第二塊群星獎牌,最要感謝的就是我媽媽!
五、您為什么能那么多年堅守在群眾文化的陣地上?
田永玲:你是說我為什么在通州文化館一呆就是好幾十年對吧。因為這是我的家鄉(xiāng),在家鄉(xiāng)工作和生活心里踏實,再有就是我很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更熱愛我的群文事業(yè),主要是文化館很適合我工作和學習,不失我的專業(yè),兩個群星獎都是在文化館工作期間拿到的,再有我覺得家鄉(xiāng)的父老也都很歡迎我,弘揚運河文化也很需要我。作為大運河的兒女,我們有責任來為自己的家鄉(xiāng)貢獻自己的一份微博的力量。
六、我們知道您的專業(yè)是評劇,您希望今后還要為評劇做些什么?
田永玲: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舞臺表演就要少了很多,這樣我覺得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傳承評劇上面來,把自己以前學過的評劇和表演傳授給喜歡評劇的人們,這樣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評劇,喜歡評劇,演唱評劇,為家鄉(xiāng)在繼承和傳承評劇事業(yè)的工作中在奉獻自己的微博之力吧。
七,田老師我們還想跟您探討一下哈,您還演唱了很多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我們想知道您是怎樣在唱號評劇的前提下,又把歌曲演唱的那么完美?
田永玲:完美可談不上,只是自己演唱了不少自己的原唱歌曲,因為干我們?nèi)罕娢幕ぷ鳎粚6嗄埽驗槲也辉趯I(yè)院團,那么,說你單一的就唱評劇,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是很受歡迎,為了把自己的工作干的更出色些,那作為一個群文干部就要拓寬自己的藝路,所以就有了后來的自己的很多原創(chuàng)歌曲。比如我的原創(chuàng)歌曲《我的大運河》《運河謠》《家風代代傳》《大通州有三寶》《生我的母親養(yǎng)我的娘》等等吧,都非常受老百姓的歡迎和喜愛,并且也都拿過全國的獎項。
八,那您的師父谷文月老師對您演唱歌曲沒有意見嗎?
田永玲:我?guī)煾傅乃枷敕浅G靶l(wèi),非常支持和鼓勵我們多嘗試其它的藝術(shù)形式,特別是鼓勵我們在演唱評劇的同時一定要把唱歌的科學方法運用到唱戲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