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生于1954年。在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之前,他獲得了東京大學建筑學碩士學位。目前他是那里的建筑學教授。在結束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的旅程之后,他回到東京創立了自己的事務所。在那之后,事務所在超過20個國家完成了設計作品,并獲得了多個著名獎項,其中包括日本建筑學會獎,芬蘭“自然之魂”木建筑獎,和意大利國際石造建筑獎等等。隈研吾旨在設計與文化和環境自然融合的建筑,同時提倡溫和且人性化的建筑。事務所也在不斷尋找新材料來取代混凝土和鋼材,并尋求新的后工業社會建筑方式。
AaronPrinze(以下簡稱AP):我最近去過瑞士的沃爾斯,卒姆托設計的溫泉浴場的所在地。那兒現在還有一些正在施工的再開發項目:有一個您設計的酒店,安藤忠雄的作品提案,以及摩弗西斯建筑事務所的80層大樓。沃爾斯這個村莊大概只有900戶人家。你覺得對于沃爾斯而言,擁有這么多知名建筑師的作品,尤其是一座80層大樓,會有什么影響?
隈研吾: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卒姆托與當地人開啟了這樣的合作。它可以成為山區新生活方式的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我們仍然需要精心保護自然的純凈和當地人生活。當地社區和旅游業應該尊重彼此,這是這類項目的關鍵點。最根本的,我希望在每個過程中都能創造與環境的和諧。我對大樓沒什么興趣,但聽說建筑師和當地社區正在尋找某種解法。我期待看到那個方案。
AP:回到你成長的地方,是什么讓你決定要成為一名建筑師的呢?
隈研吾:于我而言,是1964年舉辦的第一次東京奧運會。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在1964年之前,東京是一個非常小又不起眼的城市。大部分建筑都是一,二層高的木建筑。但在奧運會之前,政府決定啟動村莊計劃和混凝土高速公路項目。這些大型結構給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我父親把我帶到了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國家體育館。建筑的美麗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那一天,我決定成為一名建筑師。所以說,奧運會改變了我的生命。但在1970年代,經濟擴張和工業化造成了很多問題,污染和交通擁堵。我開始想,日本城市的傳統和美好在1970年代都被徹底毀掉了。在1980年代初,我去非洲進行了一次研學。我發現非洲很多美麗的村莊都使用和環境相協調的自然材料。這種和諧給我帶來了對未來建筑的想法。我們目前正在為2020年的奧運會設計體育場。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展示我的想法和對環境的態度的機會。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體育場使用到了來自日本各個地區的木材。我們從南到北共有47個都道府縣,所以我想嘗試使用每個地方的木材。我想給大家證明,日本的大自然仍然是美麗的。
AP:您在東京學習,又曾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做過訪問學者。這樣的跨文化教育對你的設計思想產生了什么影響呢?
隈研吾:我1985-86年在哥倫比亞。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伴隨著計算型設計興起的時期,所以參數化設計在哥倫比亞成為了一個潮流。BernardTschumi在1986年來到了哥倫比亞并開始了“無紙化工作室”。我在哥大的朋友們都緊跟著這一方向。Ta們很熟練地使用著電腦,但這一方向并沒有引起我的共鳴。因為Ta們,我開始走向了一個無關電腦的相反方向。我想要用手去處理和感受材料。這是我在紐約找到的方向。同時,我在紐約買了一個榻榻米墊,它是日本茶室里鋪地板的材料。我邀請朋友們來體驗一個茶道。在榻榻米上,我們可以完全改變自己。在日本我并沒有那樣的經歷,但在美國我能發現日本空間的重要性。前往一個新地方旅行總會改變自己。我還想去非常多的地方,因為我想改變自己。紐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確實完全改變了我……
AP:你開設自己公司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在這其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又是怎么解決的呢?
隈研吾:在1986年從哥倫比亞回來的時候,日本的經濟還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可以很順利地開自己的事務所。我在東京可以為時裝公司或設計公司做一些小項目。但三年之后,也就是1990年代,所謂的泡沫經濟在日本爆發。然后在這十年里,我在東京找不到任何項目。回想起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經歷。我有足夠的時間去鄉下旅行,而且幸運的是,我在這些小村莊里可以設計小型項目。比如說,在一個小山村里設計一個小型公共洗手間。為了那個項目,我有充足的時間和工匠一起工作。我從Ta們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制作米紙,制作灰泥。在這10年里,通過這些經歷,我學到了那些我在大學里學不到的事情……
AP:您是如何讓您的事務所和設計脫穎而出,并到達今天的位置呢?
隈研吾:就我而言,我總是不想跟隨上一代的腳步。在日本,我們有自己的明星建筑師。我總是想要走向一個不同的方向,但這從開始就很不容易。Ta們的設計非常出色,所以走一條不同的路看起來非常非常困難。這里的關鍵是我可以在一個完全不同的情境下工作。那個在小村莊里的公共洗手間給建筑師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感覺。它很小,預算很緊張,而且客戶也不想要一個時髦的設計。但這種困難的環境給我未來的建筑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啟示。我經常讓我的學生去尋找新的環境,去挑戰困難的環境,因為這對建筑師而言是很大的機會。
AP:你在建筑領域的高光時刻是怎么樣的?
隈研吾:在完成一個項目后,我喜歡回去現場看看,五年后,十年后,我會經常去現場。有時候會有新的事情發生。我非常驕傲于在空間中的新體驗。我很享受空間有新的用途。很多設計師都不想看到在原有設計上添加新改變。Ta們希望建筑一直保持原本的模樣,但我喜歡看到空間的變化。變化意味著人們找到了一種新的空間使用方法。這對建筑設計而言非常重要。如果空間一直保持原樣,那它就宛如一潭死水。如果是充滿活力的空間,人們總會進行改變。我很自豪能看到這些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