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向設計致敬——周令釗設計藝術研究展”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展出“新中國設計第一人”“中國文聯(lián)終身成就美術家”獲得者周令釗的藝術作品及手稿、照片等珍貴文獻資300余件,包括國徽、國慶宣傳畫、人民幣稿樣等作品。
本次展覽分為“顛沛求藝”“為國造型”“深圳情緣”“夢牽鄉(xiāng)梓”“世紀人生”五個板塊,展出的作品既有大江大河,又有涓涓細流;既宏偉浩蕩,又優(yōu)雅細膩。多角度向觀眾展現(xiàn)了設計師貫穿百年的世紀經(jīng)歷以及設計之路。
周令釗1919年生于湖南平江,與同時代的徐悲鴻、齊白石等著名藝術大師相比,許多人對周令釗這個名字并不熟悉,但他主創(chuàng)或參與設計的作品,卻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數(shù)十年間,每個中國人日常生活都會見到的重要公共圖像。
“人們未必都能記住周令釗這個名字,但每個人都不會忘記或使用過他設計的作品,這就是一個設計家的偉大。”這段文字摘自周令釗獲得“中國文聯(lián)終身成就美術家”的頒獎詞。周令釗被譽為“國家名片”,他與夫人陳若菊一起繪制過開國大典上天安門城樓的毛主席巨幅畫像;參與設計了國徽、政協(xié)會徽、少先隊隊旗;主筆設計了共青團團旗、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大勛章;擔任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票面整體美術設計……他參與的這些有關國家形象的藝術設計,既體現(xiàn)了樸素、大方、鮮明的中國公共藝術形象,也表達了一個站起來的民族和國家的自信。
湖南平江是周令釗出生、成長和接受藝術啟蒙的故土。1937年,18歲的的周令釗加入湖南抗敵畫會,離開故鄉(xiāng),跟隨部隊轉戰(zhàn)各地,步履遍及中國南方。1938年,周令釗進入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武漢政治部第三廳藝術處美術科工作。在此期間,他參加了黃鶴樓《全民抗戰(zhàn)》大型壁畫的繪制。1941年,周令釗在桂林與朋友辦建設廣告公司,為新中國劇社創(chuàng)作《復活》《大雷雨》海報等,后任桂林美術專科學校兼職教師,教畫抗日宣傳畫。1945年,周令釗為赴云南、緬甸慰問中國遠征軍的抗敵演劇五隊設計了臂章。抗日戰(zhàn)爭末期,周令釗隨抗敵演劇五隊去滇緬抗戰(zhàn)前線寫生,探望遠征軍將士,根據(jù)親身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連環(huán)畫《獨臂西施》。1948年,周令釗受徐悲鴻之聘到國立北平藝專圖案科任教,講授速寫、水彩和廣告等課程,正式開始了他的美術教育生涯。
建國之后,周令釗作為主創(chuàng)者之一參與了諸多新中國國家視覺形象的設計工作,他所設計的作品也成為了代表新中國國家意志的經(jīng)典象征,周令釗也由此成為“國家形象締造者”之一。在擔任設計的過程中,周令釗從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藝術中吸取養(yǎng)分,在招貼畫、郵票、年畫、壁畫、插畫、書籍封面、建筑裝飾、舞臺設計等領域都留下了經(jīng)典之作。這些作品屬于公共圖像,與藝術家的個性和情感表現(xiàn)無關,設計者的視覺語言既要能表述國家意志,還要凝聚大眾對新的人民政權的身份認同。
與20世紀許多其他藝術家相比,周令釗的藝術道路走得既不算“傳統(tǒng)”,也不算“現(xiàn)代”,他將自己所理解的質樸的、民族的、裝飾性的美融入實用的設計與公共藝術作品中,既能展現(xiàn)國家形象和政治景觀的宏大,又能生動描摹大眾的
日常生活。這些實用的藝術并未被束之高閣,它更加平易近人,符合特定語境下的公共生活、社會價值和文化品格。周令釗作品中濃郁的裝飾風格與今日套路化的裝飾畫并不相同,他的作品來自經(jīng)年累月的生活體驗和寫生積累,生動而充滿細節(jié)。
“周先生是學畫出身,但也做了很多實用的美術設計,所以他的畫里有裝飾的味道。要做裝飾就要進行變形,裝飾畫得酸的有的是,但他的畫不丑、不奇、不怪、不酸。特別是他畫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婦女,太好看了,不俗氣,是大眾真正喜歡的人物形象。他充滿熱情地表現(xiàn)自己對美的感受,老百姓也最喜歡他。周先生的畫就是有種能力,讓你看完覺得很美很可愛,生活很有樂趣。”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平面設計師、設計教育家陳漢民這樣評價到。
周令釗還設計過《中國共產(chǎn)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956年)、《勝利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1959年)等重要紀念郵票、歷史畫《五四運動》(1951年)、壁畫《世界各國人民大團結》(1959年)等在內(nèi)的許多重要作品。
改革開放之后,周令釗重啟了他的藝術生涯,于1984年創(chuàng)作了著名大型壁畫作品《白云黃鶴》。這幅高9米、寬6米,由756塊彩釉陶板鑲嵌而成的重要壁畫作品,如今已經(jīng)成為黃鶴樓的象征符號之一。80年代,周令釗還參與主持了中國最早的主題公園深圳華僑城的“錦繡中華”和“民俗村”的設計工作。
周令釗作為一位“多面手”,一生都處于豐富而充實的工作狀態(tài)中。對于他那一代人來說,藝術與設計從來就是一個整體。已逾百歲的周令釗以其豐富而漫長的藝術人生見證了現(xiàn)代中國的苦難和復興。周令釗所做的每一項工作,對中國現(xiàn)代的設計藝術和公共藝術來說都極具開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