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建筑業生產方式仍然比較粗放,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推進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快建造方式轉變,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建筑業發展方向。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明確提出加快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并將其共同納入“新基建”。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基建的內涵發生了根本改變,以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內涵更豐富、范圍更廣,其背后蘊含著的產業升級、技術進步,也是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之一。助力“新基建”、提升“老基建”,需要以智能建造為切入點,通過補短板、揚長項、強優勢,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的發展將在此助力智慧城市的開發建設實現新的突破。
一、行業發展目標
1、加快建筑工業化升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立以標準部品為基礎的專業化、規?;?、信息化生產體系。
2、加強技術攻關。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基礎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轉移擴散和商業化應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現代工藝制造、智能控制和優化、新型傳感感知、工程質量檢測監測、數據采集與分析、故障診斷與維護、專用軟件等一批核心技術。
3、提升信息化水平。推進數字化設計體系建設,統籌建筑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行一體化集成設計。
4、培育產業體系。探索適用于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新型組織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
5、積極推行綠色建造。實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綠色建造,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核心,通過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推動建立建筑業綠色供應鏈,推行循環生產方式,提高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水平。
6、開放拓展應用場景。加強智能建造及建筑工業化應用場景建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發揮重點項目以及大型項目示范引領作用,加大應用推廣力度,拓寬各類技術的應用范圍,初步形成集研發設計、數據訓練、中試應用、科技金融于一體的綜合應用模式。
7、創新行業監管與服務模式。推動各地加快研發適用于政府服務和決策的信息系統,探索建立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市場監管的機制,完善數字化成果交付、審查和存檔管理體系。
二、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主辦單位:中國建筑學會工程管理研究分會
中國建筑學會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數字建造產業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武漢城投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武漢數字建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舉辦時間
2020年11月26-27日
四、舉辦地點
武漢國際會議中心
五、舉辦主題
主論壇:2020全球智能建造與智慧城市高端論壇暨中國建筑學會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年會
專題論壇:
1、重大基礎設施智慧建造
2、智能設計與數字孿生
3、智能建造裝備
4、智慧醫院建造
5、大學生創新創業論壇
媒體宣傳
1、大眾媒體
人民網、新華網、中新網、湖北日報網、長江網、今日頭條、騰訊大楚網、新浪網、鳳凰網、搜狐網、網易;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長江日報;中國之聲、湖北之聲、楚天交通廣播、武漢交通廣播、武漢經濟廣播;湖北衛視、湖北經視、湖北電視臺、武漢電視臺等。
2、專業媒體
建設網、中國制造網、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智慧城市網、門窗幕墻網、中國裝配式建筑網、中國BIM門戶、建設行業信息網、古建中國、鋼鐵世界、中國建筑裝飾網、中國木材網、中國板材網、中國建材網、十環網、北洋鋼鐵、環保114、易木木業網、鋼結構在線。
收費標準
1、每位參會代表收取會務費1580元,團隊會務費1280元/人(5人及以上),憑入場券入場;
2、會務費包括兩日主論壇及專題論壇門票通票(閉門會議除外);
3、兩日自助午餐;
4、論壇會議資料1份;
5、參會人員如需酒店住宿可由組委會統一安排,費用自理,請提前報名登記房間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