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探秘風力發電之旅
良渚古城五千年文明圣地
實地考察考古大探秘
綠色風電環保能源
以工匠精神為傳承
微風拂面少年昂揚
跨越五千年,追尋技藝和創新
良渚古城遺址——長江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城址,是太湖流域一個區域性早期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作為長江下游地區中華文明起源地之一,是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圣地。
5月16日上午,浙江幼師幼兒園大二班的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走進具有五千年歷史的良渚古城遺址,實地考察良渚古城的秘密,探索良渚人生活過的痕跡,傾聽千年文明的聲音。
·圖片引自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微信公眾號
微風拂面,漫步在良渚古城的田間小路,似乎穿越回五千年前。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穿過陸城門和水城門,駐足在城墻下,了解城墻堆筑的建造方式和良渚古城的結構,學習良渚古城水、城、玉的小知識,實地感受良渚古城的魅力。
站在高大的城墻下,小朋友們能直觀地感受到良渚古城五千年前的氣勢恢宏,不禁感嘆良渚先民的偉大智慧。
土,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土壤中有什么?你會辨別它的顏色和質地嗎?在老師的講解下,小朋友們拿起放大鏡仔細觀察,看看在土壤中能找到什么。
在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會依據質地、顏色、形成原因的不同,將土壤劃分為很多種,以此來區分地層,同時依據土壤中的包含物劃分年代。小朋友們站在城墻上仔細觀察土色的不同。
在考古你知道考古發掘中會用到哪些工具嗎?在老師的提問下,小朋友們踴躍回答。
良渚文化玉器是良渚古城內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手工業之一,其種類豐富,如玉琮、玉鉞、玉璧、三叉形器、玉鳥等等,這一系列象征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良渚文化的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證。良渚玉器是怎么制作的呢?它的原料來自哪里呢?老師對此一一解答。
在磨制玉器之前,小朋友們學習了良渚各種類型的玉器,并了解了玉器制作從選料到最終成型的整個流程。在老師講解完打磨的注意事項后,小朋友們便迫不及待地挑選自己喜歡的樣式,認真打磨起來,做了一次良渚小玉工。
在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幫助下,小朋友們紛紛制作出屬于自己獨特的玉器項鏈,為此次良渚行留下了一份獨特的回憶。在制作過程中,不僅感受到良渚人制玉的高超技藝,還體會到打磨玉器時“精雕玉琢”的工匠精神。
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研究與制造的企業,是中國風電發展史的拓荒者和創新者。5月16日下午,浙江幼師幼兒園的親子家庭,一起走進運達杭州制造中心,開啟了一次全新的風電探索之旅。
戴上安全帽,走進制造車間,近距離接觸風電設備,了解風力發電機從制造到組裝再到運輸的全過程,感受新時代工業廠區氛圍。
老師向孩子和家長們科普風力發電的基礎知識,介紹風力發電機的組織架構,告訴大家面前的這一堆小零件是如何組成巨大的風電機的。
通過老師的科普和講解,家長、孩子們無不驚嘆于風電機的神奇構造以及我國風電行業的制造水平,大國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走進風力發電系統實驗室,電能的產生原理是什么呢?風力發電機的結構又屬于什么電呢?風是如何轉化成電的呢?在這里,老師一一解答。
老師利用場景化的風力發電模型為學生講解分析風力發電機的內部結構,以及風電機的演變,讓小朋友們了解我國風力發電機的迭代更新。
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學習手冊上畫出自己心中的風力發電機。
你知道如何組裝一臺發電機嗎?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結合科學、物理等多學科知識,全家動手制作一臺風力發電模型機,切身感受每一臺風力發電機背后無數追風人的“工匠精神”。
扳動開關,小風扇轉起來的同時,屋子也被點亮了,孩子們在動手中體會風能向電能的轉化。
最后,祝愿參加此次活動的每一位小朋友茁壯成長,保持好奇心,在心中種下探索和創新的種子,追尋自己心目中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