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有單面織、雙面織、機器織,不同的織錦方式價格差距懸殊。”黎錦紡染織繡技藝代表性國家級傳承人劉香蘭展示了不同黎錦的文創產品,根據不同的織錦方式價格從百元至數千元不等。近日,“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全媒體采訪調研行走進五指山,近距離感受黎錦技藝的魅力。
2009年5月,劉香蘭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錦織造技藝傳承人”稱號;同年6月,被命名為《黎族織錦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在劉香蘭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許多黎族阿婆和黎族姑娘正在手工織錦。“我們現在有員工60多人,她們農閑時織錦,我負責找銷路。”劉香蘭為了幫助更多農民婦女增收,成立了公司,公司帶動周邊農民學習織錦,增加收入,在傳承民族文化和非遺技藝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在劉香蘭的工作室里看到,黎錦產品包括服飾、背包、手袋等非遺文創產品,這些產品在實用的基礎上加入黎錦的設計元素,不僅在省內外銷售,還遠銷海外。據統計,公司年均銷售額80余萬元。商標等版權保護工作正在推進。此外,劉香蘭還會舉辦公益黎錦培訓班,配合學校開展黎錦課程并擔任指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