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扁擔山鎮凹子寨鎮寧自治縣美的錦光蠟染廠,伍德芬正和繡娘們正手捏蠟刀,在白布上“畫畫”,談笑間,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呈現眼前。
伍德芬是貴州安順鎮寧自治縣扁擔鄉凹子寨村有名的蠟染師傅。從事蠟染多年的她,不僅通過自己的奮斗走上了致富路,還帶動身邊不少布依同胞從事蠟染工作,用一雙雙巧手繪出了幸福的生活。
“非遺染織傳承人伍德芬:一個身懷家學厚韻,十三歲憑手藝深造了五年的女工匠,兼得各門技藝的先生。一個不羨鬧市,只念家鄉,帶領鄉親脫貧的帶頭人。一個把手工織布和蠟染帶進世界博覽會,登上時尚服裝周的中國人。一個性格爽朗,充滿笑聲的堅強女性,一個一見如故的知心朋友。”她的一個朋友這樣說。
2014年,伍德芬成立了鎮寧自治縣美的錦光蠟染廠,從最初的8名員工、5臺織布機、200平方米的工作室、10萬元注冊資金辦起,召集農村留守婦女、貧困戶到其工坊集中進行蠟染制作,幫助農村剩余勞動力、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增加收入。到現在,生產區擴展到1200平方米,工廠擁有畫、織、染成品制作生產線,致力于創新與傳統相結合,產品獨特,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浙江、天津、哈爾濱、貴陽、北京等地。
據悉,2014年以來伍德芬的鎮寧自治縣美的錦光蠟染廠進行了19次蠟染、紡織、繡花培訓,培訓人數達1000余人次。目前,工坊共有固定職工16人。其中,留守婦女16人,建檔立卡脫貧戶14人,通過家庭式作坊生產、統購包銷的模式,輻射帶動了本地和周邊鄉鎮的貧困群眾150余人就業,每名員工月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有的達4000多元。被授予“貴州省少數民族手工藝傳習所”“非遺文化傳習所”“就業扶貧車間”“膠州——鎮寧聯合共建扶貧車間”“巧手脫貧基地”等榮譽稱號。
“我鼓勵和帶領婦女在家創業就業:一是引領婦女居家就業。蠟染廠員工均為本鎮蠟染、刺繡、織錦能手的婦女,依照當地民族風情,很多婦女家中陪嫁品都有織錦機,婦女們只需要到廠里領取繡花線、織錦線等原材料便能在家中做工,靈活就業,解決了一批婦女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就近就業的愿望。二是著重培訓,為婦女自力更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伍德芬針對不會該工藝制作的婦女,開展蠟染、織錦、刺繡技術培訓,技藝精湛的能手通過一對一的方式進行培訓,對學員邊培訓邊實踐。村里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職能,進一步鼓勵、支持和協調當地婦女參與技術培訓。三是積極培養巾幗先進典型,帶領婦女共同富裕。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婦女創業就業。村里充分發揮基地的輻射功能,帶動婦女創業發展。宣傳手工業的重要性與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帶動全村農婦,形成一方產業,引導農村婦女在傳承手工業的同時創業致富?!辨倢幾灾慰h美的錦光蠟染廠負責人伍德芬說。
伍德芬致力于傳承與發展蠟染技藝,用蠟染“繪”出了致富“藍圖”。下一步,蠟染廠將繼續擴大培訓人群范圍,不僅局限于本鄉鎮,真正地做到把蠟染、織錦、刺繡這一傳統技藝更好的傳承下去,美的錦光蠟染廠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帶領村里的婦女自食其力,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