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與泉州有約,一起去海絲起點漫游吧。
林木蔥郁綠意盡染山寺,不盡繁花與古厝相映成趣,海邊落日余暉灑滿天際,爽口的四果湯最是消暑解渴……
泉州的山海之間,既有讓人沉醉的美景、古跡,亦有使人迷戀的市井煙火氣。
這里,是一座千年古港,與海為伴,向海而生,以開放之姿擁抱著一切。
當我們的先民從這里啟航遠行,八方來客也于此落腳安居。他們在這里開展商貿交往,還供奉起自己心中的神明。因而,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婆羅門教等眾多教派在這片土地上并存,造就了一座『世界宗教博物館』。
開元寺雙塔 圖源/泉州影像
這里,還是一座恪守傳統的古城,堅持積淀出城市的獨特腔調。
自有西晉永嘉之亂起,大量晉民南遷,士大夫家族“衣冠南渡”,把最正統的中原文化帶到閩地。如今,地道方言、婉轉南音、紅磚古厝……這些留傳下來的傳統文化早已融入泉州城的生活中,烙印在泉州人的骨子里。
眾神之城、光明之城、港口之城、美味之城,似乎都并不足以概括它的全部。這座充滿活力的濱海小城里,仍有太多的驚喜等待被重新發現。
7月、8月雙排期,和我們一起重回海絲起點,品讀閩南風味里的世界故事!
01、游學講師
王連茂
泉州人。1961年10月后,在泉州市政協文史委、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從事編輯、考古與研究工作。1986年6月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館員,曾被美國、日本多所大學聘為客座研究員,現為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海交史研究》副主編。兼任泉州市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秘書長兼副會長,福建省考古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地方史、海交史、海外移民史和族譜資料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多篇,編著有《閩臺關系族譜資料選編》(合著)、《泉州、臺灣張士箱家族文件匯編》(合著)、《重返光明之城》(合著)等。
魏懷陽
泉州人、泉州廣播電視臺閩南語中心(電視)大歷日節目主持、泉州老街古巷節目主持、調頻105.9刺桐之聲閩南語頻道主持、泉州文化傳播大使,專注泉州文化推廣30年,連續多屆擔任泉州古城講解員培訓導師。
劉伯孳
泉州人,任職于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及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華僑華人和僑批的相關研究,曾多次參加國內外舉辦國際學術會議。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參與中國僑批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工作,策劃僑批展覽。在海內外發表重要學術論文多篇。
*根據行程排期,每期游學會邀請一位或者兩位講師進行帶隊講解。
02、游學亮點
資深講師專業講解+路線精心設計
由泉州文化研究學者全程帶隊游學,從歷史、地理、人文、民俗、宗教、建筑等多角度專業解讀,系統講解,全程零距離溝通解惑。
路線由專注于文化游學5年的資深團隊精心設計,每一處選點都經過多次踩線與實踐。
系統了解泉州多元文化,領略閩南文化獨特魅力
圍繞海絲遺存,溯源泉州海絲發展歷史。我們將走訪1座專題博物館、6處世界文化遺產要素、1處海絲重要港口和1處閩南文化傳統街區,全面系統地了解海絲為泉州文化帶來的多元變化,體會海絲影響下的閩南文化獨特魅力,感受泉州這座城市的開放與包容。
在美食中看見文化
一路閩南特色美食相伴,尋味“古早”,在不同的美食中,品味泉州文化的兼容并包。
03、行程重點
#溯源海絲起點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九日山祈風石刻-蟳埔漁村-洛陽橋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我國第一座反映古代航海交通歷史的專題博物館。
它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經濟、文化交流為主題,以豐富獨特的海交文物,生動地展現了我國輝煌的絲綢之路歷史和獨特的海洋文化。
在這里,可以看到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文物。
★九日山祈風石刻
九日山是5A級景區,山中古跡遍布,最為珍貴的是宋元祈風石刻群。
祈風石刻為世界文化遺產,國保,為我國絕無僅有的瑰寶,是世界上唯一的官方祈風盛典文字記錄,也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的古代昌盛的航海活動的物證。它彰顯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昌盛與繁華。
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最具代表性的是蚵殼厝和蟳埔女。
蚵殼厝,是泉州地區的傳統特色建筑,即用蚵殼建造的房屋(閩南語中,厝是房屋的意思,蚵指海蠣)。它是我國獨一無二的建筑形式,堪稱我國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見證了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歷史。
蟳埔女,有福建三大漁女之稱,她們頭戴有“頭上花園”之稱的簪花圍,保留著幾百年傳統裝束,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民俗風情。
圖源/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洛陽橋
世界文化遺產,國保,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運用在橋梁工程的創舉。
又名萬安橋,被譽為“海內第一橋”,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
夕陽西下時,漫步于橋上,將千年歷史踏在腳下,欣賞著美麗的風景,聆聽著跨海石梁橋的絕妙技藝和輝煌歷史,感受著人世滄桑,別有一番趣味。
圖源/泉州府
★開元寺(佛教)
世界文化遺產,國保,福建省內最大寺廟,被稱為“閩南第一古剎”,是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
寺中的東西雙塔,是我國最高的一對宋代石塔;甘露戒壇,是我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
★清凈寺(伊斯蘭教)
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國保,我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處具有阿拉伯建筑風格的伊斯蘭教建筑,也是我國的“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選的伊斯蘭教清真寺。
★天后宮(媽祖)
世界文化遺產,國保,是海內外建筑規格最高、規模較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見證了媽祖信仰伴隨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歷程。
★草庵(摩尼教)
世界文化遺產,國保,是我國乃至世界僅存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遺跡,有著世界上唯一保存下來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史跡,體現了泉州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五店市傳統街區
閩南文化新街口,閩南建筑博物館。
晉江城區的發源地,街區以“鄉土、鄉音、鄉情”“藝術、藝苑、藝人”“傳統、傳承、傳播”為主題,突出展示了閩南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閩南文化的“新坐標”。
這里有保存完好的“皇宮起”紅磚厝、中西合璧的番仔樓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閩南特色建筑,也有高甲戲、木偶戲、南音和民間信仰、祭祖習俗、“青陽八景”中的“四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姜母鴨、面線糊、安海菜粿、土筍凍、拳頭母、石花膏、潤菜餅等特色美食。
徜徉于閩南特色的傳統建筑群中,欣賞著風格各異的古建筑,品嘗著閩南風味美食,觀看著閩南特色的非遺,邊走邊聽著這里的故事,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多元、包容和開放。
04、費用及報名事項
時間:7.21-7.24,8.18-8.21
適合人群:人文歷史愛好者/國保刷保者/藝術文化愛好者/古建筑愛好者/攝影愛好者
集合地:福建泉州
解散地:福建泉州晉江市
價格:3380元/人
*大小同價,參團年齡建議10-70歲之間;
*10人成行,20人封團(如有單房差或向上浮動1人)
*報名需二次確認。請不要購買高鐵/機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購買。
費用包含
交通:行程內全程空調旅游大巴
住宿:3晚四星酒店住宿(默認標間,如需單房請聯系客服小藝補單房差)
餐食:3頓自助早餐+5頓豐盛特色正餐+全程礦泉水
導服:專業講師隨行講課+文化領隊貼心服務+專職司機
門票:行程內所有景點門票費用
設備:無線藍牙講解器
保險:高額旅行出行保險
費用不含
1.各地往返游學地的大交通費用;
2.因個人原因產生的其他消費;
3.單房差費用
*單房差說明:本活動全程入住標間(1房間2床位),單個報名的,由藝旅根據報名先后順序或特別要求安排同性拼房。如希望單住的,請補齊單房差以享用整個房間。(一大一小如無法拼房須補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