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男,1990年出生于鳳翔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技藝傳承人,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西安工藝美術協會,西安非遺保護協會會員。
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繪。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
陜西鳳翔彩繪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時期,流傳民間三千年之久,是至今中國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制品。
經考證專家們認為,其彩繪紋飾與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紋飾有所不同。以花鳥魚蟲、祥鳥瑞獸為主的意象造型是中國古代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反映出圖騰時代的文化特點。鳳翔彩繪泥塑,造型優美,生動逼真。具有濃厚的鄉土生活氣息。泥塑內容有人物、動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圓塑作品,也有浮雕式的掛片。其制作方法簡便易行,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涼干,上白色底粉,隨后涂彩、繪畫和上光。
胡超自幼跟隨父親泥塑大師胡滿科學習泥塑手藝,他傳承了家族的泥塑手藝,經過父親多年手把手的悉心教導,泥塑手藝小有成就。制作的泥塑精巧細致,捏的泥人生動形象。
在學藝的過程中,胡超謹記父親對自己的“藝無止境”、要不斷學習和實踐的教誨。“熱愛”二字概括了胡超對泥塑創作的所有深情,憑著他對泥塑的熱愛和執著,他的雙手創作出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泥塑人偶,各種造型的泥塑讓人目不暇接。憑借多年的勤學苦練和藝術實踐,胡超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他的泥人彩塑作品題材廣泛,深入人心。
在2015年10月,他參加了京東和可口可樂舉辦的“樂在京東”活動,在活動現場表演捏泥人;2017年元月在曲江國際金融中心舉辦個人泥人泥塑展覽,獲得西安文化界人士一致好評;2017年2月參加鳳翔縣舉辦的手藝人展演活動與全縣老一輩手藝人同臺表演泥塑手藝,獲得老一輩手藝人的贊譽;2017年4月,跟隨父親母親一起制作咸陽彬縣的絲路之幽州驛的四個民俗泥人場景,手藝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9年1月在曲江會展中心舉辦鳳翔泥塑藝術展,作品“放鞭炮的娃娃”榮獲最佳作品獎,藝術展進行過程中受到都市快報和陜西電視臺第一新聞的專題播報;2019年9月,以鳳翔泥塑傳承人的身份和父母參加央視“我要上春晚”節目的錄制;2019年12月參加央視節目“2020東南西北賀新春”節目的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