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占,1961年生于河南登封,自幼受家傳泥塑藝術的熏陶,酷愛泥塑藝術。
泥塑藝術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是用黏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制作的方法是在黏土里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后,捏制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繪。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主要內容以人物、動物為主。
而劉永占的作品形象,大襟襖、棉褲、粗腰帶、老布鞋,一切都散發出了濃郁的鄉土氣息,這活靈活現的民俗風景畫,是嵩山“泥人劉”的傳承人劉永占對藝術的獨特理解。
“泥人劉”始創于清乾隆年間,至今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它把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與實物緊密聯系在一起,具有表達藝術的魅力。長期以來,“泥人劉”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為中原文化的延續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這種技藝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的智慧結晶,蘊涵著豐富的技術基因,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遺產。
“泥人劉”以嵩山周邊地區的泥土作為原料,以手工捏制為主。嵩山周邊地區的泥巴細、糅、粘、油膩,經過攪拌和加工,添加一定的輔料,成為一種獨特的原料。
別小看這個泥塑技藝,要想創作出更好的泥塑作品,必須要深入到生活之中,泥土是劉永占特意從嵩山腳下挑選出來的紅黏泥土,含沙量低、無雜質。再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反復捶打而成為“熟泥”。它的特點是粘合性強,輔助材料還有木材、竹藤、鐵絲等。每當創作一件泥塑作品的時候,他都會廢寢忘食的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有時為了完成經常通宵達旦地進行創作,但是每每他都樂在其中,因為這是他一生的事業。
“長期以來,‘泥人劉’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載體,反映了一定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社會習俗,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歡樂。我通過手中普通的一塊泥巴把人物的面部表情表達的惟妙惟肖,傳承了中華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原文化的精髓,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于重新喚起年輕一代的審美觀價值觀,具有積極的意義?!眲⒂勒颊f道。
從事泥塑技藝數十載,劉永占獲獎無數,曾在“鄭州首屆民間工藝美術精品展”中獲得優秀獎;參加“第十屆亞洲藝術節”民間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在首屆河南民間藝術展中榮獲一等獎......
嵩山“泥人劉”是嵩山地區民間技藝的精粹,它代表著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超常的想象力、創造力,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中的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而劉永占也將永葆匠心,創作出更精美的泥塑作品,為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