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緒建,面塑藝術家、國家非遺項目曹州面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山東省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齊魯文化之星。
菏澤面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底蘊,是民間文化中一枝靚麗的花朵,有上千年的傳承史.它主要以現場制作形式表演給觀眾,瞬間制作出可愛的娃娃,逼真的花朵等藝術品,制作過程賞心悅目,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菏澤古稱曹州,在古曹州曾有三絕聞名“牡丹、面人和耿餅”,在千年的傳承中,菏澤面塑更加豐富多彩,近年來,在文化部或省文化廳安排出國文化活動中,菏澤面塑也是菏澤唯一常被選中的一項手工藝術。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面塑三大派,北京的“面人湯”湯子博,山東的“面人李“李俊興,上海的面人趙”趙闊明,三派各具特色。進入新世紀的今天,大多面塑同行認為又有了新的三大派別,深圳的“面人蕭”蕭占行,擅長武將;天津的“面人王”王玓,擅長士女;菏澤的“面人穆”穆緒建,擅長傳統人物。
“簡單地說,面塑以面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的各種藝術形象。面塑上手需要掌握‘一印、二捏、三鑲、四滾’等技法,要做到形神兼備卻并非易事。”穆緒建這樣說道。
他擅長制作傳統人物、肖像塑造及花鳥魚蟲、生肖類等作品,特別是所創作的人物壽星和花卉壯丹作品備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愛,也是穆老師的代表之作。穆緒建的面塑作品向國內外展示了山東地方特色和傳統文化藝術,弘揚和宣傳了家鄉文化。
自2005年以來,先后有400多面塑愛好者從全國各地及海外趕來拜師學藝。2005年——2019年曾應邀到臺灣、澳門、韓國、東南亞、歐洲和非洲多國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及文化交流活動;2018年6月份到青島參加上合組織峰會展演;9月份到北京外交部蘭色大廳展演。穆緒建面塑作品造型簡練生動、形象逼真、比例適當、色彩艷麗,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
由于穆老師在多年的面塑創作中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及在本行業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同行們稱其為“面人穆”。穆緒建用這一稱號向國家工商總局注冊商標,自此“面人穆”的名字響徹齊魯大地傳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