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鳳鳴,男,1956年生于山東青島。現為中國烙畫藝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青島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青島市工藝美術大師,青島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手工藝協會會員,青島市手工藝協會會員。
不施任何顏料,也不用任何水墨,卻可以展現出繪畫中豐富的層次與色調,這便是烙畫的魅力。
烙畫,亦稱烙花、燙花、火筆畫、“火針刺繡”,它是以烙鐵為筆,通過對溫度的控制,在竹木、宣紙、絲絹等材料上烘燙作畫的一項民間技藝。
據史料記載,烙畫源于西漢、盛于東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清代時,烙畫達到頂峰,當時云南武定縣烙畫名匠武恬,能在筷子上烙畫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瀛州古八學士圖》,其人物“須、眉、衣褶、劍、履”,細若絲粟,巧奪天工。
“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使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因而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滕鳳鳴這樣說道。
滕鳳鳴完成一幅烙畫作品需經過設計、構圖、選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拋光、設色、裝裱等步驟,根據構圖的需要掌握烙具的速度、控制烙具的溫度、把握烙具的角度和壓力,使用落、起、止、走、住、疊、圓、回、藏的運烙技巧進行創作。
在多年的烙畫生涯中,滕鳳鳴在忘我無待的創作中自如揮灑,創作出了一幅又一幅精美的紙烙畫作品,他的烙畫形象逼真、活靈活現,通過廣泛涉獵多種烙畫技藝,他在持之以恒的研究創作中增長了知識,并能很好的運用自如。
從藝數十年,他的紙烙畫作品《馬到成功》、《鯤鵬展翅》、《江山如此嬌》,被中國烙畫藝術研究中心藝術館收藏;作品《百年巨匠蔣兆和》被天工雜志社、仁天藝術館、香港東方藝術館博物館收藏;
紙烙畫作品《楊締先生》榮獲第九屆山東大眾藝術節首屆山東烙畫藝術作品展二等獎;長卷紙烙畫作品《黃河之水天上來》榮獲2017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金鳳鳳)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青島賽區)優秀獎;
紙烙畫作品《百年巨齊白石》、《太平老人于右任》在2018第十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上榮獲“梁子黑陶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山東工藝美術創意獎銅獎;
布烙畫作品《中國居里夫婦》、《天眼之父南仁東》,在2019第十一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上榮獲“核藝堂”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設計創新獎“銀”獎;園木盤子烙畫作品《青島風光》、《十二生肖》,在2019年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暨文化旅游商品交易會上獲得青島市文創和旅游商品創新大賽“金獎”、“優秀獎”......
現在,他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興趣”重新認識烙畫這項古老的技藝,而他也將盡自己的努力,把這項傳統民間文化順利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