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林,男,1951年生于北京,現為北京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民間工藝師。
一說起剪紙,我們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在以前過年的時候,家里的窗戶上總要貼上幾張喜氣洋洋的窗花;鄉里鄉親們誰家要辦喜事了,也總要貼上紅彤彤的“喜”字,在那一張張剪紙里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我國南北朝時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而最早的剪紙作品發現,是在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時期五幅團花剪紙。
“剪紙藝術自誕生以來,在中國歷史上就沒有中斷過。它充實于各種民俗活動中,是中國民間歷史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藝術形態之一。”王俊林說道。
王俊林自幼在母親的指導下,學習剪紙藝術。在陜北下鄉時對黃土文化耳聞目睹,他感慨于一把剪刀,一張彩紙描繪出的繽紛世界,因而對剪紙產生極大興趣,刻苦學習努力鉆研,隨著歲月的積累,他的剪紙技藝也在不斷提高,刀工細致入微,點染絢麗多彩,并且獨創了自家風格,創作出了大量的剪紙藝術精品。
在剪紙造型藝術方面,曾親受延安美術家協會主席宋如新老師指導,在民俗理論方面,曾親受中央美院教授,民俗理論學者靳之林導師的指教。
他一生創作出很多內涵黃土文化,本源文化的原生態作品,風格獨立,雅俗共賞,其中部分作品曾在國際國內剪紙大賽中榮獲大獎;更有作品曾被各大報刊雜志刊用!
傳承了千年的中國剪紙藝術,早已深深地浸入了人們的精神與血液之中,而在未來漫長的歷史歲月長河里,王俊林也將永葆初心,用他的雙手創作出更多精美的剪紙作品,讓這項中國非遺技藝真正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