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分享案例更好體現自身創新特色與模式優勢,使分享會成為一個共建共享的有機整體,工作組對部分案例進行了互動啟發式的“專業輔導”,隨后基于良好的正反饋,這一范圍被擴大到所有分享者。以此為基礎,我們為每個案例提煉出創新主題關鍵句,并精心設置所有可能的環節和細節。
不知不覺中,我們離最初設定的目標——為全球遺產教育創新者提供一個未來行動的參照系——更近了一步。相信你會體察到,如同經過多元聚合并精密切割而形成的鉆石一樣,此次案例分享會也是一個經過反復打磨推敲的邏輯整體,雖不完美卻能從各個角度放射出自己獨特的光芒。
我相信,這光芒將穿越時空,穿透迷霧,照亮你也照亮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紀念《世界遺產公約》50周年重點活動
2022“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
國際分享會
北京時間12月13日(18:00-22:10)
Zoom線上(中英同傳)
網絡直播(中英)
主持人:李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WHITRAP)副秘書長
一、開幕致辭(18:00-18:10)
秦昌威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
夏澤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
杜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秘書長
周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秘書長
二、主旨與成果綜述
(18:10-18:40)
1)開啟遺產宇宙:“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的使命與意義(8分鐘)
李昕WHITRAP副秘書長
2)2022“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獲獎名單公布
卓越之星獎(10項)
探索之星獎(10項)
未來之星獎(10項)
3)視頻:2022“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獲獎案例宣傳片(10分鐘)
4)數字獲獎證書展示
梁興河南華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三、獲獎案例國際分享
(18:40-22:00)
主題闡釋
科創遺產教育的五點特質(SCEIT模型)
李昕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總策劃
擁抱科技:數字化場景互動開辟遺產教育新藍海(Science)
創意啟迪:因地制宜探索遺產教育新理念新方法(Creativity)
多維賦能:遺產教育推動遺產地創新可持續發展(Empower)
社會融合:遺產教育促進社會包容性創新與發展(Inclusive)
跨界合作:多方協同推動遺產教育合作模式創新(Transboundary)
主持:李昕+李光涵(WHITRAP北京分中心主任助理)
主題一:S-擁抱科技
數字化場景互動開辟遺產教育新藍海
(18:40-19:20)
1)“平行時空:在希臘遇見兵馬俑”線上展(希臘-中國)
探索多方國際合作新模式,推動疫情時代現實與虛擬教育空間的創意交融
馬英華北京清城睿現數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
2)“云游長城”系列公益成果(中國)
構造云生態,全球首個基于云游戲技術平臺的遺產教育探索
馬堯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項目總監
3)蜀道行:三星堆歷史文化創意游戲設計(中國)
八位大學生的畢業設計,基于網絡游戲的沉浸式古蜀國文明體驗
倪鑌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與游戲學院副院長、教授
4)共同參與·搭建中國古建筑(中國)
從匠人到梓人,智能制造推動中國古建筑科普模式創新
吉舟見微喜木組織創始人
5)專家點評
林濤 北京非常點購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毅哲 光大香港創新中心首席執行官
主題二:C-創意啟迪
因地制宜探索遺產教育新理念新方法
(19:20-20:00)
1)哈德良長城1900周年慶典(英國)
搭建一個可參與的開放式結構,探索那些被忽視的遺產歷史價值
BillGriffiths哈德良長城1900慶典委員會主席
2)誼樂社:“賽馬會樂?憶古跡“項目(中國香港)
音樂與遺產地雙向賦能,以世界級定制式音樂活動喚醒香港傳統
WendyChung(鐘穎茵)誼樂社總經理
3)Isukuti舞蹈在保護卡卡梅加天然雨林中的作用(肯尼亞)
一種將非遺、社區和熱帶雨林遺產保護融為一體的參與式森林管理方法
LinusOmondi項目創始人
4)遺產百保盒——青少年遺產教育的可持續運營模式探索(中國)
社會企業+高校團隊,基于STEAM的遺產課程研發與教學模式創新
駱凱遺介(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
5)專家點評
婁亞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辦公室伙伴關系官員
吳山一帶一路國際青少年模擬聯合國峰會組委會秘書長
主題三:E-多維賦能
深度價值挖掘孕育遺產地發展新模式
(20:00-20:40)
1)“廣州記憶”:歷史文化名城數字平臺建設(中國)
多方協同,推動歷史文化名城數字化保護體系化制度化建設
朱璟璐廣州市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創規劃師
2)基于安吉古城遺址公園的考古大學堂(中國)
從讀“書”到讀“物”,在考古發現情景中將考古的種子植入人們心中
柯安順安吉縣古城遺址保護中心副主任
3)武陵源世界遺產可持續旅游示范教育項目(中國)
面向社區的介入性示范,高水平搭建國際遺產教育合作平臺
楊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4)“以遺產地為課堂”——鼓浪嶼青少年遺產教育實踐(中國)
多專業沉浸式體驗,增進兒童對鼓浪嶼突出普遍價值(OUV)的理解
李建蕓清源視野(北京)文化咨詢有限公司董事
5)專家點評
袁愛俊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主任
程志宏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高級藝術項目經理
主題四:I-社會融合
遺產教育促進社會包容性創新與發展
(20:40-21:20)
1)縫紉我們的知識:“文化遺產促進包容性增長”項目(哥倫比亞-英國)
以人為本,發現身邊文化遺產的新機會以促進包容性增長
NikkiLocke英國文化教育協會高級伙伴關系經理
2)“一起:尋找文明之光”計劃(中國-良渚)
遺產地與特殊群體雙向賦能,推動全民化無差別化的遺產教育
劉安琪良渚博物院
3)燕南園保護與環境整治中的社區參與及教育(中國)
大學專業力量推動社區參與,將遺產教育貫穿在遺產保護利用全過程
王思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助理教授
4)樂遺計劃—絲綢之路青少年文化培育服務行動(中國)
依托大學生志愿服務,實現傳統景區導覽服務向互動型遺產教育的升級
王龍魁蘭州文化行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5)專家點評
Marie-No?lTOURNOUXWHITRAP上海分中心項目主管
張朝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地可持續旅游教席教授
主題五:T-跨界合作
多方協同推動遺產教育合作模式創新
(21:20-22:00)
1)四位一體數字記憶人才培養:數字遺產融入高等教育新模式(中國)
“平臺-科研-教學-實踐”四位一體,為學生提供數字遺產實踐與孵化平臺
馮惠玲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
2)文物e巡查:大運河(北京段)遺產公眾監測(中國)
以“互聯網+”和云技術推動遺產監測管理的公私合作新模式
張薦碩北京未名文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規劃部主任
3)從漣漪行動到美麗鄉愁:以大學生為核心的遺產教育模式探索(中國)
聚焦青年的能力成長、文化鏈接、社群網絡三維度、六步走工作法
彭婧美麗鄉愁公益團隊創始人
4)VR扎根校園:高職生自主的宋韻文化數字博物館建設(中國)
依托通用數字博物館技術,多方助力職校學生開展自主參與式遺產教育
于建杭州萬維鏡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5)專家點評
穆景川聯合國南南合作北京辦公室項目官員
張海天合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四、展望:創新案例獎與遺產教育的未來
1、未來重點工作與計劃
李昕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總策劃
2、來自鄭州的邀請
郭磊鄭州市文物局副書記
注:議程可能根據實際變動,本文圖片不作為獎項依據。
五、網絡直播(中英)
注:微信視頻號、bilibili與Youtube直播間為非專用直播間,請于會議時間再掃碼觀看方為本次會議的內容。
六、組織構架
1.指導單位
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
2.主辦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WHITRAP)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系學校網絡國際中心(ICUA)
3.支持機構(部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WFUCA)
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Council)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CAUP)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TJUPDI)
(排名不分先后)
供稿:李昕編輯:王天翔
排版:王天翔、詹靜芳(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