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汴繡第四代傳承人,1968年出生于河南省開封市,少時汴繡職業班學習文化、繪畫、手工刺繡課程2年,又承蒙多位國家級、省級大師傳授繪畫、刺繡技法技藝,加上自身不懈努力,汴繡的創作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朵菊花在枝頭傲然綻放,在綠葉的襯托下它們顯得格外嬌艷欲滴,散發出來的芬芳吸引來兩只靈動的蝴蝶,在它們的上方翩翩起舞,營造出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這幅作品是魏然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畫家王少卿大師親自授權創作的汴繡佳品,它采用了不張揚的用色方法,通過細膩的悠針繡法生動的詮釋出了汴繡藝術的獨特魅力。
汴繡,歷史悠久,素有“國寶”之稱。在《東京夢華錄》稱它為“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它不僅繼承了宋繡的題材、工藝特點,還借鑒了蘇繡、湘繡等姊妹繡藝的長處,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土風味,并在此基礎上創新了大量針法。
汴繡既長于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于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細致傳神。繡品既有蘇繡雅潔活潑的風格,又有湘繡明快豪放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汴繡”繡工精致細膩、色彩古樸典雅、層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
汴繡大師魏然“以針當筆,以線為色”,穿針引線之間,點“布”成金,一方素帛華麗轉身為美輪美奐的汴繡畫卷。通過三十五年的汴繡創作,讓她的作品惟妙惟肖,甚至堪比寫真照片,讓人不能分辨真假,真為巧奪天工之作。
這幅《觀音》作品,里面的觀音神態安詳,膚質細膩紅潤,吹彈可破,幾乎要超過了工筆畫的技藝,讓人嘆為觀止。
“要達到面部這樣逼真效果,最細微處用線1/64(一絲劈成六十四縷,用其一縷),以求唯美。但如此細,稍不慎就會斷線。”魏然老師這樣說道。
可別小看這幅作品,慢工出細活,《觀音》作品創作的周期長達一千九百多個小時,可以說這件汴繡作品傾注了魏然老師無數的汗水與心血,不僅考驗了藝人本身的嫻熟技藝,還對她們的耐力和創造力是一個雙重的考驗,而這一切的動力都源自于魏然對于汴繡的無限熱愛之情。
在繼承傳統藝術風格的基礎上,魏然一直尋求創新,發掘獨特的汴繡題材,將攝影、抽象寫意作品與刺繡藝術相融合,其作品風格細膩、清新、脫俗,針法靈動活潑、瀟灑,色彩豐富飽滿、明暗對比強烈而柔和,蘊含空間感的立體效果,富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魏然的汴繡作品曾多次榮獲國家及省級各類獎項:在2012年《清明上河圖》長卷榮獲第七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金獎;2016年《凝眸—貓》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觀音》榮膺第五屆(2016)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的金獎;2017年作品《花肥肥》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文藝家協會等主辦的“嶺南杯”2017工藝博覽會獲金獎......
圖片
魏然獲獎無數,但在三十余年的辛勤創作中付出了多少辛酸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她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刺繡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手工委河南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高級工藝師、開封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河南省宋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圖片
和美國客戶合作十多年,由于訂單風格題材與傳統汴繡的迥異性,練就了魏然較強的針法技法設計能力,既有傳統古樸典雅,沉穩內斂之美,又能駕馭、升華題材,用針、線、色各法揮灑自如。
圖片
圖片
現在她在繼承傳統汴繡的同時還將汴繡技藝弘揚到世界各地,永葆匠心,堅守每一個藝人的本分,結合時代的發展創作出更多的汴繡精品,同時讓汴繡藝術后繼有人,這個是魏然正在做,而且將一生堅持做下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