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征武,1963年出生于北京,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展示設計專業,曾任首都聯大出版部美術編輯,《展示》雜志副主編,《珠海信息報》執行主編,中國展示協會副秘書長,北京室內設計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錢幣博物館展示設計副總設計師,北京藝術設計博物館負責人,中國建筑學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硯是用來研磨色料的工具,位列“文房四寶”之一。因其質地堅實,能傳百代,歷來為文人所鐘愛。一方好硯首先要有合適的石材,北京潭柘寺鎮西部山上便有一種適合制硯的紫石,所產硯臺稱為潭柘紫石硯。
“潭柘紫石”石質致密細膩,叩之錚錚似金聲,撫之如幼兒柔膚,色深紫如肝,適于雕刻,制硯尤佳。“潭柘紫石”產于兩億年前二疊紀紅廟嶺組地層中,經化驗和科學鑒定,屬紅柱石鐵質泥質板巖,巖性同端、歙硯石雖屬同一大類,但因紅柱石硬度大,顆粒均勻以及顯微結構等特性,制硯工藝性能優于端歙。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硯中,有“潭柘紫石硯”的珍品。
尚征武1963年出生于石景山,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展示設計專業,后從事展覽及出版工作。由于從事設計的淵源,使尚征武走近紫石硯。
1987年尚征武接到為北京大學設計紀念品的工作,要求體現北京文化特征,偶然的機會在琉璃廠看到了紫石硯,正好符合要求。于是就找到當時的老廠長孔繁明,按照設計稿定做了100多方紫石硯。
“紫石極細密,不會下滲,符合好硯石‘呵氣成云,久而不涸’的標準。紫石硯制作過程包括開山采石、切制坯石、定型尺寸,以及設計、鑿活、鏟活、磨活、配座等。在雕刻時,需手持刻刀,刀把抵在肩頭,以肩用力推動刻出紋理。雕琢的手法也是多樣,圓雕、透雕、浮雕、陰刻等各種雕工手段交錯運用。
暖陽照亮在溫馨的工作室內,工藝美術大師尚征武憑窗而坐,手里握著一把鑿子和刻刀,在他的精心雕琢下,把一塊塊奇形怪狀的石頭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紫石硯雕藝術品。
其代表作品有:秦磚漢瓦硯、平安硯、清靜洗、五相硯、鏡花水月洗、事出沉思硯、日月同輝硯、如日中天硯、仿唐菱花鏡硯、將軍硯、澄懷清心硯等等。他為國家信訪局設計制作了“和諧玉海硯”巨硯,為2008年北京奧運制作了大型潭柘紫石擺件《龍龜》。
現在他比較全面地繼承了紫石硯制作技藝,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和工藝制作水平,為當代硯藝宗師劉克唐、硯林泰斗黎鏗入室弟子,并已開始收徒傳藝。
尚征武在回到北京后,把他的工作室建在了當年的紫石硯廠里;之后,他的工作室又承接了設計制硯任務,掙來的錢為廠里建了職工食堂;整理編輯了制硯廠第一本硯譜;在原材料產地趙家臺村舉辦紫石硯培訓班,全村30多人參加了培訓。
2014年,制硯廠建起“國硯藝術館”。2015年,尚征武獲得“中華硯雕師”稱號。同年,其制作的“仿唐石渠硯”獲得第34屆全國文房四寶展金獎;“石鼓硯”獲得北京(國際)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菱鏡硯”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2016年,尚征武獲得“北京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他主持設計制作的紫石硯得到社會的認可。
尚征武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一起感受硯雕技藝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