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強調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首次當選省政協委員的陳銀付在此次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為鄉村振興提出了一個新視角——用“非遺”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省政協委員,國家級非遺項目大豐瓷刻代表性傳承人、鹽城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非遺學院負責人、鹽城市大豐區瓷刻世家工藝廠藝術總監陳銀付。
如何讓扎根于鄉土的非遺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出更大作用?陳銀付認為,要推行非遺與鄉村旅游的融合,打造好非遺品牌,做大非遺產業,借助鄉村旅游模式帶動一方經濟。創新非遺活態傳承的方式,把非遺融于田間地頭,化為旅游體驗項目。完善非遺現代傳播體系,創新產學研用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發揮新媒體作用,以傳承帶動傳播。
陳銀付還告訴記者,會議上許昆林省長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也進行了生動詮釋,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提出了一個新詞“非遺旅游”。“以前普遍是在景區為非遺開辟一個展示點或銷售點,或者是提倡鄉村旅游”,當下,讓游客不僅能一飽眼福,還能沉浸式體驗,參與到非遺項目中。陳銀付認為,無論是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還是省里的引導方向,都將為非遺工作者帶來新的春風,同時他也表示,利好政策的出臺更重要的是落到實處,抓住機遇,在傳承非遺的同時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