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峰,漆藝師從中國漆藝大師黃時中先生。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陜西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陜西省工藝美術學會漆藝專委會副主任、陜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員。2019年他被陜西省認定為陜西省工藝美術大師,2020年被評定為漆器制作技藝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020年被西安市認定為西安市高層次人才地方領軍人才。2018年秦漆閣漆藝工作室被陜西省工藝美術學會認定并授予陜西省工藝美術學會研習基地,2020年秦漆閣漆藝工作室被選為“漆樹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理事單位。
漆器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任憑時光如梭,沉淀歲月留下的痕跡,即便剝去華美的外衣,留下的也是最質樸的本真,以及最包容的智慧。
漆器,堪稱我國古代化學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器者,用也。器物的首要目的和功能就是為了使用,而且要好用,才能被廣泛接受和應用。在漢代,大漆用于宮殿、廟宇及高宅大院等建筑物,樓船船體表層、車馬外部,以及陵墓棺槨明器的涂飾。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孕育著各種動植物,也孕育著華夏最悠久,最古老的漆器制作的主要原料——生漆。由于秦嶺得天獨厚的稟賦——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適中,土壤肥沃,極適宜漆樹生長,是我國乃至世界的漆樹分布中心,素有“漆鄉”、“漆海”之稱。
肖云峰,1982年出生于秦人發源地甘肅天水,大學就讀于陜西師范大學藝術系工藝美術設計專業,2006年創立西安秦嶺漆兿工作室,后創立秦漆閣漆藝品牌。
機緣巧合,在2006年大學的一次漆藝課讓肖云峰不由的產生了對大漆藝術的熱愛,從此開始了獨立制作,創建自己的獨立工作室秦嶺漆藝。
“學習中要克服生漆的過敏,了解各種工藝的制作,掌握大漆的使用,了解生漆的性能,更好地利用大漆的獨特特性來進行創作,曾經利用一年的時候每天都在圖書館搜集越多各種漆藝類的圖書,還對生漆的化工特性進行專門的查閱和學習。”肖云峰這樣說道。
攻克一項技法不惜反復制作不同的樣板,他為一件犀皮漆的工藝為了讓其色漆更加與本色接近反復調色樣板多大100塊,對漆,礦物色粉,調配比例進行緊缺的記錄,為了讓大漆器物達到食用級別,工作室一致努力將調配的稀釋劑減到最少,以達到健康環保的效果。
從藝多年,肖云峰參展獲獎無數。2016年漆畫創作《禪》入選并參加“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2016年漆藝創作《茶藝四君子》入選“鄂爾多斯國際創意文化節”;2017年漆藝創作《脫胎廣玉蘭仿生茶則》獲深圳“金鳳凰”工藝品創新設計大賽銅獎;2017年入選福建省第五期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群培訓;2017年入選第四屆陜西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2018年《般若》、《禪茶秦韻盞》入選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2019年《茶荷》獲得第五屆陜西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提名獎;2017年承接贈與古巴總理外交國禮漆畫;2018年承接山東省級禮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項目漆畫;2018年承接西安市贈與潘基文禮品茶具項目......
漆器藝術作為民族藝術的瑰寶,在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社會生產方式與物質條件都發生著巨大變化,保育好這門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子孫生生不息的精神記憶和民族價值。
肖云峰,正在以一種創新的方式來展現秦嶺漆藝的歷史價值和文化魅力,要把這種“活態傳承”的作品真正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