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急劇變化的當下,如何認識世界再次成為最重要的事情。絲綢之路綿延古今,橫跨歐亞非大陸,穿越太平洋和印度洋,薈萃人類幾種主要文化系統,是東西文明交流的大動脈、人類文明的運河。
絲綢之路考古是重新認識世界、認識中華文明的絕佳方式。超越東西方的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才能更清楚中國處在什么樣的位置;從歷史看當代中國和世界,才能更清楚我們從何處來,向何處去。
絲綢之路沿線地區的大量文物古跡、遺址遺存,是東西文明交流的物質基因,證明了古往今來東西方的交流模式,蘊含著不同文明交匯融合互相影響的規律,也為構建新時代國際交往和文明交流的新價值觀提供了理論支撐。“絲綢之路”是歷史更是當下,古代絲綢之路改變了世界文化的走向,參與了中華文明的形成;新時代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是絲路經濟、人文、商貿的千年傳承。
研修綱要
北京大學歷來是絲路研究的前沿陣地。北京大學絲綢之路考古研修班,立足于考古學視角和方法,從更廣闊的國際視野看中華文明,從中國的視野出發看中外交流,融合考古、歷史、宗教、語言、藝術、國際關系等多學科優秀成果,帶領大家探尋絲路上的遺物遺存、異域物產,體會絲路上的民俗宗教、人文藝術、生活方式,觸摸世界文明交流中最輝煌的段落,進一步尋找世界文明互通的規律,讓歷史照鑒現實,更好的預見未來的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
項目來源
批準單位:北京大學
承辦單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審批編號:北大培訓20220461號
招生對象
我們邀請對絲綢之路歷史、世界文明史、中外貿易與文化交流有濃厚興趣,并有意深造的有志之士,一起加入北大絲路考古研修班,和頂級學者、考古領隊們一起踏上古老、神秘而又偉大的絲綢之路。
希望正確理解絲綢之路起源、形成和發展脈絡,了解絲路考古新發現、新動向的社會在職人士;
希望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以提升自身精神境界、綜合素養和全球視野的社會在職人士;
渴望突破自我、保持思維更新、認知升級的終身學習者
考古、文物與博物館、歷史文化研究者、愛好者,限額30人。
課程體系
模塊一|絲綢之路的形成
前“絲綢之路”時代的東西交往
陸上絲綢之路
草原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
游牧民族與絲綢之路
模塊二|絲綢之路與全球化再認識
絲綢之路與文明的進程
絲綢之路:一種全新認識世界的方式
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
模塊三|絲綢之路與東西方貿易往來
絲綢之路與世界貿易網絡
古羅馬與東方貿易
海上絲綢之路與古代海洋貿易
絲綢之路上的粟特人
絲綢之路金銀貨幣
模塊四|絲路上的民族、國家與城市
希臘化文明與絲綢之路
古羅馬與東方文明交流
波斯帝國與絲綢之路
絲路考古中的中亞古城
北非絲路
絲路上的“少數民族”
絲路上的北魏平城
敦煌與絲路
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模塊五|絲路上的宗教文化交流
絲綢之路與佛教東傳
玄奘看到的阿富汗
絲路佛國
絲綢之路與中古三夷教
西域漢化佛寺系統
絲路上的佛像藝術:從古希臘到平城
模塊六|絲路上的物質文化交流
絲路之絲:絲綢之路上的華夏文明瑰寶
文化使者:絲綢之路上的金銀器
流光溢彩:絲綢之路上的玻璃器
唐三彩: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產物
絲路遺珍:中國古代外銷瓷
陶俑:絲路的文化符號
模塊七|絲路生活圖景
敦煌壁畫里的絲路生活圖鑒
絲路上的時尚與服飾文化
絲路飲食風尚
絲路上的馬與馬具
模塊八|絲路藝術
如是我聞:作為價值體系的敦煌藝術遺產
敦煌藝術: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共生
絲綢之路上的石窟藝術
絲路美術
絲路樂舞
模塊九|故事的背后
敦煌懸泉置遺址與懸泉漢簡考古
新疆尼雅遺址考古發掘記
萬里絲路與何家村窖藏
“高昌”的發現
“黑石號”傳奇:千年沉船上的大唐寶物
“南海Ⅰ號”沉船考古
模塊十|觸摸歷史興衰:絲路故城
絲路樞紐:敦煌
絲路重鎮:吐魯番
陸絲起點:西安
海絲起點:泉州
注:以上為招生介紹,實際執行課表以開課通知為準
導師團隊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敦煌研究院、新疆/陜西各省考古院所權威適配的專家學者、考古領隊聯袂授課,全景式釋讀古老、神秘而又偉大的絲綢之路。因篇幅有限,僅列部分授課導師信息,詳情歡迎來電或者微信咨詢,以開課通知為準。
王邦維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院長
榮新江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
李水城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四川大學人文講席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絲綢之路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齊東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三國至隋唐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
秦大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宋遼金元明清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王棟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副部長,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葛承雍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特聘教授,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校特聘教授
趙聲良
敦煌研究院黨委書記、敦煌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館員,北京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合作主任
趙豐
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絲綢博物館名譽館長,國際博協執行委員會委員,國際絲綢聯盟副主席兼歷史文化專委會主任
羅新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民族史研究室主任
顧春芳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敦煌研究院研究員
沈睿文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教授,中國考古學會考古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絲綢之路考古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沙武田
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中國考古學會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委員
郭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民族與宗教研究室副主任、新疆隊副隊長、研究員
馬健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教授,中國考古學會考古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研修安排
開學時間:2023年6月,學制1年,共計6次課程,每2個月授課1次,每次4天左右。授課地點:北京、敦煌、吐魯番、西安、泉州。
如遇特殊原因,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課程調整安排將提前通知。
結業證書
完成規定課程學習并考核通過者,北京大學將頒發結業證書,證書統一編號,該證書納入北京大學非學歷教學學籍管理系統,北京大學官網查詢驗證。
入學申請
報名申請丨填寫《申報表》發送郵箱:2106584468@pku.edu.cn;
審核繳費丨報名材料提交學院,審核通過后,發放《繳費通知書》;學員收到《繳費通知書》,按期繳費至北京大學賬戶;
錄取入學丨繳費完畢后,發放《錄取通知書》;憑《錄取通知書》,按規定日期報到入學。
研修繳費
審核通過者需繳納學費至以下賬戶
戶名:北京大學
賬號:0200004509089131151
開戶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
咨詢方式
報名咨詢丨馬老師18201165777
電子郵箱丨2106584468@pku.edu.cn
教務咨詢丨苗老師010-62750531
學院網址丨archaeology.pku.edu.cn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