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甲骨文中有較多的象形字和會意字,其中一些字形象地反映了商代社會具體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狀況,研究者可從商代考古發現的遺物、遺跡中將相關的字識別出來,并探求其造字的本義與文化內涵??脊刨Y料還對卜辭斷代、通讀卜辭、研究卜辭內容有重要學術價值??脊艑W與甲骨學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用甲骨文或金文來研究遺跡現象或考證遺跡、遺物的年代,取得了很大成績,促進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
主講人簡介:
劉一曼,女,1940年6月生,廣東佛岡縣人。196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66年研究生畢業留考古所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專家委員會顧問。長期從事殷墟考古工作,曾參與1973年殷墟小屯南地甲骨發掘,主持1991年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坑發掘。出版專著(含合著)14部,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要代表作有《小屯南地甲骨》、《殷墟的發現與研究》、《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安陽殷墟郭家莊商代墓葬》、《殷墟考古與甲骨學研究》等。上述著作曾榮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十屆退休人員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主持人:馮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聯系人:黃益飛、寧點點
010-8742095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