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龍門石窟研究院、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洛陽日報社掌上洛陽客戶端聯合推出的“云上龍門牽手飛來峰”大型直播活動將于6月5日至6月10日推出。
“牽手飛來峰”是“云上龍門”系列直播活動的第四季,此次直播活動,將通過5場直播活動,聯動洛陽、杭州兩大古都,帶領網友們從盛唐走到宋元,近距離感受石窟藝術從廟堂之上走入山水人間的變化。
龍門石窟歷經北魏至盛唐的發展,其國家工程的定位奠定了其造像規模之宏大,內容之豐富,繼而成就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由唐走向五代、宋,更多文人意趣開始融入石窟開鑿。飛來峰造像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靈隱景區內,雕刻著從五代至宋、元時期的石刻造像,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規模最大,開鑿持續時間最長的一處石窟造像群,以其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閃亮明珠。
本次直播活動,將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交流互鑒視角下彌勒形象的演變”“比日長懸,隨山永固——龍門石窟的碑刻”“東南佛國——探尋五代到宋時的飛來峰”“漢藏多民族交融——飛來峰元代石刻造像的歷史文化價值”等主題,帶網友們近距離欣賞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細節上的魅力。最后一場“從盛世光芒到繽紛多彩——云上龍門牽手飛來峰”專家對話直播,將邀請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主任丁水龍、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史家珍、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志榮、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副主任邵群,對兩大石窟的石窟風格進行深入淺出的專業化解讀,為觀眾講解石窟寺獨特的魅力與價值,以及新時代下如何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工作。
本次系列直播活動將整合媒體矩陣資源,在洛陽、杭州兩地主流媒體的新媒體平臺上同步推出,同時還將在中國文物報、“文博圈”視頻號等平臺進行聯播,并在微博、抖音建立話題,對直播內容進行整合發布。
“云上龍門”系列直播叫響了“觀盛唐,來洛陽,看龍門石窟”品牌,目前直播已成功舉辦三季,從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再到大足石刻,共推出26期直播節目,“爆款”頻出,直播及相關短視頻在各平臺累計播放量超過2.3億次。本次直播活動將在前三季直播的基礎上,將石窟文化知識、人文歷史故事以最為準確、嚴謹的方式傳播給社會,讓觀眾和愛好者更加全面、細致的了解到我國輝煌悠久的石窟寺文化歷史,激發人民群眾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文化自信,用多元文化、多民族造像風格,展現多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共創的中華文明史。
直播排期及講解亮點
(每期均上午10:00-11:30)
第一期6月5日周一
主講人:焦建輝
科研保障部主任副研究館員
題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交流互鑒視角下彌勒形象的演變
亮點:作為佛教石窟寺藝術中國化的典型案例,彌勒形象經歷了從希臘化高冷小帥哥到中國式可愛老大爺的演變,這一過程展現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大背景、中華民族守正創新的大智慧和中華文明開放包容的大格局。
第二期6月6日周二
主講人:李曉霞
歷史人文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
題目:比日長懸,隨山永固——龍門石窟的碑刻
亮點:龍門石窟現存碑刻數量為諸石窟寺之冠,內容極為豐富,既是一部涵蓋多種學科領域的石史,又是一部充滿濃郁人間煙火氣息的生活劇。
第三期6月7日周三
主講人:邵群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副書記、副主任研究館員
題目:東南佛國——探尋五代到宋時的飛來峰
亮點:飛來峰山水空靈、物象精微,融合了優秀的多元文化,記錄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五代至宋時的飛來峰具有獨具一格的時代特色和藝術風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閃亮明珠。解讀該時期的飛來峰,在石刻造像、摩崖題刻之間,追尋蘇軾、沈遼等文人們留下的湖山絕跡,探尋世界文化遺產細節處的家國情懷、山水情趣和文人意趣,感受飛來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內涵。
第四期6月8日周四
主講人:謝繼勝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漢藏佛教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題目:漢藏多民族交融——飛來峰元代石刻造像的歷史文化價值
亮點:飛來峰元代造像是中國佛教造像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其石刻藝術融合了藏、蒙、西夏、漢等多民族的藝術風格,成為了中國窟龕造像史上最后的晚霞。川流不息的靈隱寺香客拜謁游覽靈隱寺和飛來峰的同時,領略到充滿人文意味的漢族江南文化與西夏蒙元傳承的藏傳佛教文化,從而建立我國多民族共創中華文明史的牢固信念。
第五期6月10日周六專家訪談
李志榮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浙江大學文物數字化團隊聯合負責人、石窟寺數字化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浙江大學)副主任
丁水龍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書記、主任正高級工程師
邵群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靈隱管理處副書記、副主任研究館員
史家珍龍門石窟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研究館員
題目:從盛世光芒到繽紛多彩——云上龍門牽手飛來峰
亮點:印度的佛教與希臘的雕塑在中亞相遇,產生了石窟藝術,經過河西、云岡、龍門的不斷發展演變,最終和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從盛唐到宋元,石窟藝術從廟堂之上走入山水,走入人們生活,如何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如何顯現飛來峰山水融合的獨特魅力?如何在超高客流量下完成文旅融合,緩解管理壓力?業界權威大咖為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