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弘揚蠶桑絲綢文化、傳播絲綢之路精神,“2023絲綢之路周”活動將于7月12日正式開幕。本屆“絲綢之路周”主題為“絲路同行互鑒共贏”,邀請匈牙利為主賓國。6月27日,“2023絲綢之路周”媒體通氣會在中國絲綢博物館舉行。
本次有六大系列數十場活動。到目前,“絲綢之路周”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三屆,每屆活動均吸引全球200余家文化機構聯動參與,廣受國內外各界關注。
作為今年“絲綢之路周”的亮點,活動期間將推出兩大展覽:一是主題配套展覽“文明大觀: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將于7月12日至8月22日展出。展覽以敦煌相關歷史文物為載體,展示敦煌作為絲綢之路咽喉要塞的重要作用,展現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文明交流和互鑒。另一展覽“絲路綺粲:16-17世紀匈牙利艾斯特哈茲家族絲綢服飾展”于6月27日當天開幕,展覽以匈牙利最富有影響力的埃斯特哈茲家族寶庫中的絲綢服飾、家居飾品、儀式用品等文物為主線,展示匈牙利名門望族的歷史文脈、文化藝術和生活百態,展現“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匈兩國文明對話。
6月27日,季曉芬館長介紹本屆“絲綢之路周”情況
“2023絲綢之路周”主場活動十分豐富。開幕式當天,將發布《2022年度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年報》、公布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SROM海上絲綢之路數字策展大賽”最終結果、舉辦絲路之夜專題晚會。
活動期間,國絲還將推出匈牙利人文攝影展、“童心匯絲路”青少年藝術創作展、“絲綢與絲路:從杭州到撒馬爾罕”等一系列主題展覽,舉行學術研討會、策展研修班等多種學術交流活動、經綸講堂、絲路主題體驗項目、絲路紋樣填彩游戲等社教活動也將漸次推出。
安娜.博納爾介紹展覽
主賓國匈牙利將于10月在布達佩斯推出“超越歷史和物質——中國絲綢藝術精品展”,本次展覽將從絲綢歷史技藝、絲綢服飾設計及絲綢纖維藝術等角度,反映中國絲綢文化豐富的藝術層面,表述當代中國人對美的認識與追求。
剪彩
“2023絲綢之路周”也是聯動國內外文博機構,展現絲路文化、絲路精神的重要平臺。活動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的傳播形式,讓更廣泛的人群參與其中。線上平臺將繼續打造#絲綢之路周#話題,開展絲路文物海報接力、百館百物短視頻接力、“遺產點亮絲路”直播接力、絲路紋樣填彩游戲、絲路周超級錦鯉活動,彰顯各地絲路文化特色。海外社交媒體上,也會發起“2023Silkroadweek”話題,邀請國際專家學者、博物館人士參與聯動。
主題展覽亮點突出
壹
文明大觀: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展
“文明大觀: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展覽首次突破壁畫藝術的限制,以敦煌相關歷史文物為載體,展現了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文明交流和互鑒。創新設置古敦煌治理、敦煌與浙江版塊,擬借展文物100余件,一級文物達40件/套,包含眾多國寶級文物,多數文物為首次在杭州乃至浙江展出。
展覽分四部分闡釋文明交匯的敦煌,見證了古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互鑒、融合創新,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歷史啟示。
第一部分
古代敦煌的政治與經貿
從場景遺址復原到出土文物,展示古代敦煌的政治與經貿,展出敦煌郡從漢到宋的絲文明見證,如陶俑、簡牘、文書等,展現絲路繁榮及中原政府保護絲綢之路安全的治理措施。
第二部分
古代敦煌的社會與生活
展示古代敦煌的社會與生活,從北涼石塔到生活器物、從寫經到畫像磚,從文字、形制、圖案等各方面,展示敦煌豐富多彩的物質與精神世界。
第三部分
敦煌與浙江的千年之緣
展現浙江與敦煌的千年之緣,展出張球、常書鴻、常沙娜等浙人在敦煌的物證,如簡牘、油畫等。
第四部分
敦煌洞窟與壁畫藝術
展現敦煌洞窟與壁畫藝術,從繪畫和雕塑作品中感受東西文化的交匯。
本單元看點之一是復原敦煌洞窟:中國的“萬神殿”——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285窟中的內容以佛教為主體,又融合了道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古希臘神話等,多元的文化在這一洞窟中同時呈現。
展覽亮點
一、展品珍稀
展出文物數量多,級別高,本次擬借展文物100余件,一級文物達近40件/套,包含國寶級文物,多數文物為首次在杭州乃至浙江展出。
二、角度新穎
敦煌主題臨展首次以突破壁畫藝術的限制,創新設置古敦煌治理、敦煌與浙江版塊,詮釋敦煌郡對于古絲路繁榮、民族交融的重要意義。
三、數字聯動
復制洞窟展示、高保真復制壁畫經變專題展示、多媒體數字展演、全景漫游體驗、“數字敦煌”資源庫素材沉浸式體驗、重新繪制的絲綢之路光影長卷。讓藝術與科技的結合,讓虛擬融入現實,感官融合感受,絢麗交匯于時空,多重節奏數字升級文明解析的空間,深化公眾對敦煌展覽的認知,近距離感受敦煌與絲路的博大之美。
文明大觀:絲綢之路上的敦煌展
時間:2023年7月12日至8月22日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臨展廳)
貳
絲路綺粲:16-17世紀匈牙利艾斯特哈茲家族絲綢服飾展
本次展覽從匈牙利布達佩斯應用藝術博物館借展了34件/套精品文物,以匈牙利最富有影響力埃斯特哈茲家族寶庫中的絲綢服飾、家居飾品、儀式用品等文物為主線,展示匈牙利名門望族的歷史文脈、文化藝術和生活百態,展現“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匈兩國文明對話。
絲路綺粲:16-17世紀匈牙利艾斯特哈茲家族絲綢服飾展
時間:2023年6月27日-8月21日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紡織品文物修復展示館)
匈牙利人文攝影展
匈牙利是中國“一帶一路”延伸入歐洲的理想起點,也是歐洲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的國家。本展覽旨在通過系列攝影作品,展示匈牙利特色的文化遺存、風景名勝、風俗人情。展覽特意設置了配套數字化展示設備“魔墻”,觀眾可以點擊魔墻瀏覽文物更多信息,欣賞更多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應用藝術博物館的精美文物,并體驗各類互動功能。
匈牙利人文攝影展
時間:2023年7月-8月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戶外連廊)
肆
“童心繪絲路”青少年絲路主題藝術創作展
動員全省青少年兒童運用藝術形式展示、傳承新時代絲路精神與內涵。展覽預計面向公眾展出繪畫和書法兩部分的青少年藝術作品200件。
“童心繪絲路”青少年絲路主題藝術創作展
時間:2023年7月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兒童館
頒獎典禮盛況空前
絲路之夜:數融之夜
絲綢之路數字博物館SROM策展大賽頒獎典禮
時間:2023年4月-6月
內容: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數字策展大賽。
特等獎:文博類和設計類合計1名
一等獎:文博類和設計類各2名
二等獎:文博類和設計類各3名
優勝獎:文博類和設計類各30名
2023SROM海上絲綢之路云上策展大賽決賽結果公示
專題研討學術碰撞
2023絲綢之路周“絲路同行互鑒共贏”研討會
時間:2023年7月12日~14日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銀瀚廳
本次研討會有“博物館策展新趨勢”和“敦煌與絲綢之路”兩大主題,擬邀請來自法國、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西班牙、意大利、匈牙利及中國絲綢之路沿線的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共同開展交流對話,圍繞絲綢、絲路主題展覽、館際合作、跨界合作、博物館數字化等話題,闡述通過資源整合、數字融合等途徑,提升展覽數量和質量、增進館際交流、增強博物館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推進文化共享和文化惠民、不斷朝著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目標前進。
榜單年報重磅發布
“絲綢之路周”是以絲綢之路文化為核心的學術文化、交流項目與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活動期間,中國絲綢博物館和國內外權威專業機構共同發布了《2022年度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年報》——考古發現、陳列展覽、學術成果、文化事件,四大板塊的“十大”榜單。
四大版塊
一、考古發現:從世界范圍內梳理并推薦出23項重要的考古發現,反映了古代世界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歷史景觀。
二、主題展覽:通過中、英、法、德、西5個語種的關鍵詞進行全網搜索,最終于25個國家84個展覽中評選十大主題展覽。
三、學術成果:展示國內外學界對絲綢之路的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出版專著、論文集、報告、圖錄等共計200余部,論文700余篇。
四、文化事件:依據大事出現的頻率次數、網絡熱度、行業影響力以及媒體曝光度等因素評選而出。
線上線下精彩紛呈
絲路霓裳之夜
活動時間:8月初
活動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
第七屆海絲港口國際論壇相關活動
第六屆海絲港口國際合作論壇資料照片
經綸講堂
“敦煌故事”系列六講:將特邀國內敦煌學知名專家學者以及策展團隊的老師作客“經綸講堂。
主題課程
持續開展絲路主題課程和手工活動;結合絲路展主題,以兒童館為基地,開展絲路研學和夏令營活動;推動絲綢之路文化進校園。
線上活動
邀請文博單位參與絲路文物海報接力、“百館百物”短視頻接力、絲路填彩游戲、遺產點亮絲路直播等線上活動。
國內國外多館聯動
“超越歷史和物質——中國絲綢藝術精品展”
時間:2023年10月
地點:匈牙利布達佩斯
中國的絲綢通過“絲綢之路”被世界認知,同時世界文明又在絲綢上得以延展。本次展覽將從絲綢歷史技藝、絲綢服飾設計及絲綢纖維藝術等角度,反映中國絲綢文化豐富的藝術層面,表述當代中國人對美的認識與追求。
“絲綢與絲路:從杭州到撒馬爾罕”展
時間:2023年7月-2024年7月
地點: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國立博物館
這是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國家級博物館中推出長期展覽的“中國展廳”項目,2022年7月已舉辦第一個展覽,2023年將繼續推出系列展覽,展示絲綢在中國起源,傳播到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干納盆地和撒馬爾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