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明出生于一個世代工匠之家。在17歲的時候,他拜自己的外祖父、著名的香山木工顧耀根為師,開始學習做木工。顧耀根的主要技藝就是大木作,曾參與虎丘塔大修,在業內頗有名氣。
1978年底,幸運入選“殿春簃工程籌建組”(即“明軒”工程),迎來了自己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折。
1982年,主持修復了蘇州藝圃,成功之后在業內得到了認可。
1986年,參與了溫哥華中山公園逸園的建造,其技藝得到國際認可。
2009年,創建了蘇州藝苑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培養新一代的木工技術能手。
2014年,評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香山幫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傳承人
2019年,任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古建筑文化藝術分會專家委員會專家
至今,顧建明先生仍在積極推動傳統古建筑技藝的傳承和發展,不斷提高技術,創新工藝。
“香山幫”的技藝傳承
史書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記載,顧建明,玉山草堂的首席建筑師,香山幫省級非遺傳承人,蘇州園林建筑界的資深工藝大師,以精細的木結構營造技藝、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度理解而受到廣泛贊譽。
在他的建造生涯中,建造完成的現代蘇式私家園林最為滿意的莫過于玉山草堂。
玉山草堂以其開闊舒朗的布局,昆曲元素的巧妙運用,傳統手工藝的極致追求,吸引了無數目光。其中,“玉山草堂的鴛鴦廳”,“園中的亭”和“別致的廊道”皆是園中的亮點。
玉山草堂·鴛鴦廳
顧建明先生解釋說:“鴛鴦廳的設計原理源于中國古代的居住理念。在傳統的居住空間中,往往會根據季節變化而改變生活的場所,以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兵x鴦廳恰恰就是這樣一個靈活的空間,通過簡單的隔扇和屏風的設計,將廳堂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冬暖夏涼的雙重空間。
顧建明先生指出:“這樣的設計不僅體現了對居住者生活習慣的尊重,也賦予了空間獨特的韻律和節奏?!边@個設計充分利用了傳統的隔扇、屏風等元素,形成了一個具有雙重風格組合的復雜空間,這是對中國傳統生活文化和藝術美學的深度詮釋。
在選材上,甄選優質杉木,經過資深的手藝人的精心打磨,成為藝術作品,成為了這座建筑的重要部分。杉木因其堅硬、耐磨的特性,以及色澤光亮,紋理美觀,被廣泛用于古建筑的建造中,極大地提高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優質的杉木不僅賦予建筑更為持久的生命力,也給予了空間一種獨特的美感,搭配顧建明先生的高超木工技法,使整座建筑更具藝術性和蘇式園林的意蘊。用心打磨的“鴛鴦廳”成為了玉山草堂中的一大亮點,也是蘇南區域最大的鴛鴦廳。
玉山草堂·亭
亭,精致了中國的園林。千百年來,它以優美的姿態端坐在古老的時光里,絕世而獨立。
顧建明先生在談到亭子時,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表示,亭子是中國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形式,它將人與自然完美融合,是中國人對山水的深深敬仰和熱愛的體現。
“澹香亭”就是建造在玉山草堂中心位置巧妙設計的一處亭子。顧建明先生說:“‘澹香亭’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六角亭設計,希望這個亭子能成為人們在園中游賞時的一個休息空間,同時也是一個賞景的好地方?!?/span>
顧建明先生認為,亭子的設計不僅需要考慮其功能性,還要充分體現出其藝術性?!巴ぷ拥脑O計,需要與周圍的環境、山水融為一體,形成一種和諧的景象?!彼f。
玉山草堂·廊
廊,是蘇州園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聯通園林內各個空間,使整個園林連貫一體。不僅如此,它還有著更深的藝術價值。
這些廊的施工充滿了傳統手工藝的精神。每一根柱子,每一片檐板,都經過精心雕琢,處處充滿了匠人的智慧和熱情。復雜的榫卯結構、精美的雕飾,展現了木工藝的妙手生輝。
廊中,人們可以漫步其間,沉浸的靜謐時刻,感受自然的風度,欣賞著周邊園林景致,那不僅是一種空間的流動,更是情感與思想的流動。這其中,融合了顧建明大師對于傳統建筑的深深敬仰,對于自然和藝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