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董麗:白族三道茶非遺傳承人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23-08-28 13:56:39  來源:封面新聞
核心提示:云南大理民俗的茶俗(白族三道茶),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此次也作為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中的一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云南大理民俗的茶俗(白族三道茶),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此次也作為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中的一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白族的“三道茶”在白語里為“紹道兆”,最早見載于徐霞客所著的《滇游日記》。白族大凡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里,或是在親朋賓客來訪之際,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記者連線大理三道茶州級傳承人董麗。她表示:“三道茶最早是以藥茶的形式出現在白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展示了白族先民的一種智慧,賦予我們為人處世的原則。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它所折射的是人的一生——從青年時的艱辛到中年時的甜蜜,再到老年時的回味。所以我們從第一杯的千古之茶,到第二杯的幸福之茶,再到第三杯的回憶之茶,就是一種文化內涵和人生哲理。”


  得知中國茶申遺成功的消息,董麗激動不已:“今天早上一打開手機,看到成功申遺的消息,我特別激動。”她曾經參與白族三道茶申報的材料整理和承諾書簽署工作,“特別欣慰能有機會參與到這樣的申報中,看到成功的消息以后心情澎湃,又感到任重而道遠,覺得自己肩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強了。”


  據唐樊綽《蠻書》記載,早在南詔時期,白族的先民就有“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的飲茶習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到大理,即受到三道茶禮儀的招待。他在游記中有“注茶為玩,初清茶,中鹽茶,次蜜茶”的記述。現在大理還流傳著一句俗語:“如果到大理來沒有喝三道茶,就沒有真正地領略到大理的文化。”而現在,許多旅游景區都能喝到三道茶。董麗直言:“大理屬于旅游地,在大理古城、我們的傳習所,包括喜洲、周城,還有我們的游船上,都喝得到三道茶。”


  董麗告訴記者:為了在傳承中的創新,三道茶已經被搬到了舞臺上,“是以歌舞伴唱的形式出現。不過,在我們的三道茶傳習所,就純粹是從白族人民的飲食習慣出發,把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傳統最原始的這一套搬上了體驗臺。”她希望來到大理的人們,能深度感受一下白族人民的文化禮俗。“社會在變化,一些習俗在慢慢地流失,作為傳承人,我們要趕快把這些習俗傳承和傳播出去。因為現在除了一些家里面要請客,或者逢年過節能喝到以外,普通百姓家中其他時間幾乎都看不到三道茶的影子。”


  小時候,董麗早上起床,總能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喝三道茶的第一道茶,逢年過節的時候,家里面也會備好三道茶招待親朋好友,這些畫面讓她覺得很幸福。遺憾的是,三道茶曾發生過一定的斷層,“但是我覺得通過這幾年的努力,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我們這個團隊。現在不止在各個村在設有點,還讓非遺進校園,從幼兒園的小朋友開始,給他們種下一顆茶文化的種子。讓他們知道三道茶原來是這么好喝,這么有文化特色。”


  在董麗看來,“三道茶是祖先的一種智慧結晶,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祖訓。我為白族的飲茶方式感到自豪,尤其在第三道里面有花椒,全世界可能只有我們才把花椒當飲料。”如今,董麗對白族三道茶的未來充滿信心,“它屬于民俗,祖輩傳給父輩,父輩傳給我們,代代相傳。現在傳播的途徑多了以后,民族文化也越來越受重視了,現在來學的人特別多。”此次和董麗一起簽署社區知情同意書的小學生代表張永爍,就對傳習三道茶有著濃厚興趣。


 

本文標題: 董麗:白族三道茶非遺傳承人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zhusixiang/show-2223.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項目策劃
項目方案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梁河县| 乡城县| 岐山县| 勐海县| 萨嘎县| 高邑县| 清水河县| 武强县| 神池县| 玛纳斯县| 香格里拉县| 察雅县| 溧阳市| 象州县| 阿拉善左旗| 双柏县| 寻甸| 宿州市| 蛟河市| 孟连| 靖边县| 田东县| 全椒县| 克拉玛依市| 天水市| 台北县| 苍溪县| 万州区| 连江县| 蒙山县| 新建县| 龙山县| 大方县| 二连浩特市| 紫金县| 宁都县| 东乡族自治县| 缙云县| 杭锦后旗| 南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