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城團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來自東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的知行實踐團成員對共青羽毛畫的非遺傳承人張林發老師進行了采訪。
作為初學者,您能否先給我們講解一下羽毛畫的制作過程?
制作過程分為四大板塊向我們詳細的敘述了洗毛、定型、裁剪、粘貼創作的有關內容。首先,要決定羽毛畫的內容,依據內容找好你想要的羽毛的顏色和圖案,對這些羽毛進行清洗。洗凈晾干以后,將羽毛用白膠貼在紙上。這一步的作用是為了將來再對羽毛進行剪裁的時候,便于一次成型。之后,羽毛就可以讓你隨心所欲的創作剪裁。
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傳承羽毛畫的呢?
第一個是羽毛畫走進校園,第二個是羽毛畫貼近留守兒童。第三個是羽毛畫走進老年大學。我期待與整個共青的教育資源相結合,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的人群中推廣羽毛畫的欣賞與制作。利用羽毛畫華麗,特殊的外表,吸引更多的人進行羽毛畫的制作與傳承。
您對羽毛畫未來的傳承有什么建議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能停留在以前古老的審美與題材上,必須進行創新。以前的羽毛裝飾畫非常的簡單,羽毛畫要想與時俱進,必須要能貼近現在的大眾審美。要根據消費者的需要,將羽毛畫滲透到大街小巷。可以將羽毛畫做成扇面,胸針,書簽等。因為羽毛裝飾畫的靈活性,我們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屬性和姓氏等打造個性化、差異化優勢,制造商業價值的同時,進行非遺技藝的推廣,并且羽毛裝飾畫具有體量輕,成本低等各方面因素,充分結合游客的購買力,適合結合各地的旅游業共同發展。商業化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羽毛畫制作的古老技法,要根據不同的環境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作技法,讓大小不一,精美程度不一的各種類型的羽毛裝飾畫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