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節,是農歷的第一個滿月,寄托著人們新一年的美好期待。舞龍獅、逛燈會、猜燈謎、吃元宵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鬧元宵”方式。
值此佳節,杭州市文物遺產與歷史建筑保護中心聯合上城區文旅局、上城區住建局,組織開展“文保360”志愿者尋寶打卡活動。
讓我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尋寶之旅,過一個不一樣的元宵佳節,揭開南宋御街上那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沉浸式感受南宋御街的前世今生。
南宋遺址陳列館
“嚴官巷南宋御街遺址”是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6年6月為遺址保護而建的陳列館首次對外開放,是合理處理遺址保護展示與城市建設關系的典范之一,也是展示宋韻文化的重要窗口。
南宋太廟遺址
南宋太廟遺址位于杭州中山南路西側太廟巷以北,察院前以南。1995年,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面積約1000平方米,發現了南宋太廟的東圍墻、東門門址和大型夯土臺基等重要建筑遺跡。該遺址的發現被國家文物局評為199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太廟遺址的發現填補了南宋臨安城考古缺乏城市格局和代表性建筑這一空白。
中山南路
“東西兩座塔,南北一條街。”一條街說的是中山路,從鼓樓向南,便是中山南路。時光倒退800年,這里曾是南宋皇帝祭天必經之地,當年的中山南路居住了近一半的杭州人,熱鬧非凡。中山南路,現在成了很多杭州老食客的必到之處,各色早餐和小吃在這里開賣,杭州人的一天,早早從這里開始了。
鼓樓
杭州鼓樓位于吳山東面,南接十五奎巷,北臨大井巷,東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吳越國王錢镠多次拓展和營建杭州城,周七十里共建十座城門,鼓樓雅號朝天門。2002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復建杭州鼓樓完成。
大井巷
大井巷,東起中山中路,西折北至河坊街,長275米,寬5米。巷內因有五代吳越時之古井而得名,南宋時稱吳山井巷,清時稱大井巷,一直延續至今。現在,這口有著悠久歷史的水井是浙江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吸引著四方游客前來尋古探幽,觀井思源。
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
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作為杭州四大專業博物館之一,設在胡慶余堂古建筑群內,整個建筑為晚清徽派建筑,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工商型古建筑群,1988年列入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整個建筑形如一只仙鶴屹立于吳山腳下,寓意長壽,古樸雅致。
尋寶領路人
樓舒
“文保360”導師團成員,杭州市文物遺產與歷史建筑保護中心名城保護部部長,正高級工程師。
活動形式:
線下走讀,尋寶打卡
活動時間:
2月24日(周六)
13:00-15:00
招募對象:
“文保360”志愿者
集合地點:
南宋遺址陳列館
(上城區中山南路1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