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建設與更新如何用好寺院歷史文化資源?如何處理好佛教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如何實現“文化興寺”?
北大佛教寺院研修班,匯聚權威專家、知名學者,提供最具實用性、適宜性、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完成學業者,將頒發《北京大學結業證書》。
保護文化遺產,賡續歷史文脈,是新時代佛教參與社會服務的重要內容。我國佛教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寺院數量眾多,一座座寺院,也是一座座“宗教博物館”,保存著大量文物,承載展示著佛教文化。
古代佛教建筑、佛寺遺址、寺觀壁畫、造像等,都是具有極高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珍貴佛教文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見證、中華文脈的載體。
寺院歷史文化、寺院建筑及寺院文物的研究、保護與傳承,是當代寺院建設與管理的重要職能。寺院營建與更新設計中,寺院歷史文化的價值認知,寺院建筑的保護修繕,寺院文物的整理、研究與保護,是寺院營建與設計實施的靈魂;佛教文化傳承與發展中,寺院歷史文化資源更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為更好的幫助和服務寺院營建與更新設計、寺院文物保護、佛教文化傳承、佛教中國化事業的良好運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推出“北京大學佛寺遺產保護更新與文化傳承研修班”,依托北京大學在宗教學、佛教考古、建筑考古、文物保護、文化遺產、文物與博物館等領域的深厚積淀和領先優勢,邀請從事佛教文化遺產研究、保護與開發,及寺院營造設計、文化建設的各界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講授最具實用性、適宜性、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并通過實地走訪典型案例,為學員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
歡迎有識之士來北大學習,研修班具體安排如下:
組織機構
批準單位:北京大學
承辦單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審批編號:北大培訓20240156號
招生對象
寺院管理者,佛教文化遺產保護者、研究者和管理者;
寺院文物保護、寺院規劃設計、佛寺建筑與景觀設計等領域從業者;
佛教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文化創意、文旅運營等領域從業者;
對佛教建筑、佛教歷史、佛教文化感興趣,有一定學習能力的社會在職人士;研修班限額35人。
課程體系
模塊一:佛教寺院歷史文化的價值認知
如何認識佛教文物價值:從古物到文化遺產
寺院歷史文脈梳理、研究和保護
佛教文物類型與價值
模塊二:傳統寺院布局與營建
早期佛教寺院布局
明清佛教寺院布局
佛寺殿堂的配置、構造、建筑風格
石窟寺建筑營造及其價值
佛造像與壁畫藝術
佛教園林
佛塔的營建
模塊三:佛教文化資源的保護
佛教建筑類型和價值
佛造像類型與保護
佛教壁畫保護
有機文物保存與保護
佛教寺志修訂和編撰
模塊四:佛寺建筑更新設計管理
佛教建筑設計理念
寺院活動與建筑功能布局
當代佛教建筑設計案例分析
木結構古建筑日常維護
磚石結構古建筑保護和維護
宗教建筑更新與功能再造方法
模塊五:寺院營建項目管理
文物修繕工程管理和預算
仿古建筑項目管理和預算方法
寺院建設中的材料與工藝
模塊六:佛教文化資源開發利用
佛教主題文化展覽的策劃實施
佛教寺院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
佛教文化資源與旅游的融合
模塊七:佛教寺院踏查與案例走訪
石窟寺踏查
早期佛寺建筑踏查
明清寺院建筑踏查
佛教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傳播范例考察
當代寺院生活考察與寺院更新案例解析
佛教文化與文旅產業融合的經驗探討
注:以上為招生介紹,實際執行課表以開課通知為準
導師團隊
研修班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權威專家、學者聯袂授課,分別從考古學、歷史學、建筑學、佛學、文物與博物館、文物保護、文化遺產等角度,針對寺院文物保護、寺院建筑保護更新、佛教文化傳承進行深入解讀。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對授課導師一一羅列,詳情歡迎來電或微信咨詢。
李四龍
北京大學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教與道教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佛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宗教局宗教工作特聘專家。研究方向:中國佛教史、佛教哲學
王貴祥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研究及教學工作。曾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歷史與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等,兼任中國文物學會古建園林分會副會長、紫禁城學會副會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
徐怡濤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兩宋建筑史料編年研究首席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科基金評審專家。研究方向:建筑考古學、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遺產地建筑設計
賈珺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建筑史》主編。研究方向:中國古典園林史、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國古代建筑史、文化遺產保護
周雙林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室外文物保護、文物科學分析、文物保護材料
張劍葳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文化遺產學系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考古、建筑歷史與理論、文化遺產保護
彭明浩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長聘副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宗教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佛教考古、建筑考古
何孝榮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故宮學與明清宮廷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研究方向:明清史、中國佛教史、故宮學
王思渝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研究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北京)研究員,北京大學公眾考古與藝術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新博物館學、博物館展覽研究、批判遺產研究
注:因篇幅有限,不在此對授課導師一一羅列,詳情歡迎來電或者微信咨詢。
研修安排
學制:1年(6次課)
開學時間:2023年12月
結業時間:2024年11月
課程安排:每2個月1次課,每次課3.5天
授課地點:北大燕園、大同、杭州、蘇州
如無特殊情況,開班時間不變;如因特殊情況做出的時間調整,屆時將提前告知,實際執行課表以開課通知為準。
入學申請
報名申請丨填寫《報名表》提交報名郵箱2106584468@pku.edu.cn;
審核繳費丨報名材料提交學院,審核通過后,發放《繳費通知書》;學員收到《繳費通知書》,按期繳費至北京大學賬戶;
錄取入學丨繳費完畢后,發放《錄取通知書》;憑《錄取通知書》,按規定日期報到入學。
結業證書
完成規定課程學習并考核通過者,北京大學將頒發結業證書,證書統一編號,該證書納入北京大學非學歷教學學籍管理系統,北京大學官網查詢驗證。
咨詢方式
報名咨詢丨王老師1861234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