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竹編技藝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間,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非遺文化的滋養浸潤作用,讓社區青年感受竹編文化的獨特魅力,蘇州市相城區漕湖街道衛星社區婦聯與團總支聯合開展“探尋‘竹’跡傳承非遺”竹編畫制作活動。
作為一種寶貴的“指尖藝術”,竹編早在2008年就經國務院批準列入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叭松F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被顒舆^程中,指導老師先向大家介紹了竹編起源、種類,分享了竹編美學欣賞技巧和目前竹編工藝的應用?,F場,老師還向大家演示了“壓一挑一”“挑二壓二”等簡單的平面竹編技巧,并手把手進行指導。大家經過“壓一挑一”的編織及逐排調整定型,形成一塊方正的竹編板,之后將各種清廉主題圖案的板卡用雙面膠固定在編制好的竹編板上并裝入相框,最終完成一幅幅精美的非遺竹編畫。
作為我國知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蘊含著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竹子高潔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也時刻激勵著中華人民奮勇向前。此次活動,進一步引領社區青年對竹編非遺文化有了深入了解,共同感受傳統非遺文化魅力,也引導青年們樹立起如竹子一般清廉、高潔、堅韌不拔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