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等7部門,公布了第一批鄉村工匠名師名單,確定273人為第一批鄉村工匠名師,其中,云南有9人入選,堅毅、踏實、精益求精,他們練就一身技藝,傳承傳統鄉土文化,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一起走近云南鄉村工匠名師,了解他們的故事。
丁蘭英,女,漢族,1978年5月生,楚雄南華紅土坡人,中國共產黨云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服飾)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22“中國非遺年度人物”、2023年度“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首席技師,南華七彩彝繡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丁蘭英出生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一個彝族刺繡之家,家境貧困的她從小受到彝繡的耳濡目染。20年來,她植根楚雄鄉土沃野,匠心鉆研彝族刺繡技藝,堅持不懈發展純手工彝繡刺繡,帶動特殊群體就業,探索出了一條非遺文化、經濟及民生價值相得益彰的道路。如今,具有1700年歷史傳承的彝族刺繡從“指尖技藝”發展成為“指尖經濟”,彝繡產業也成為了“溫暖產業”。2023年,丁蘭英作為企業代表把千年彝繡帶上了米蘭時裝周。
丁蘭英掌握彝族刺繡的72種針法、圖案繪制、配色及彝族服飾的制作工藝流程。近年來,她積極廣泛開展師徒傳承活動,其中,2名徒弟在省級及以上刺繡項目中獲得冠軍,1名徒弟成為云南省刺繡工藝大師。2023年3月,在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云南省鄉村振興局主辦的鄉村工匠職業技能比賽彝族刺繡項目中,她榮獲一等獎,2名徒弟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
此外,她還入圍了“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2023年度扶持對象,入選2024年“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2023年度“興滇英才支持計劃”首席技師。
近年來,丁蘭英通過“黨建引領+非遺文化+市場產品+就業致富”模式,規模化為農村婦女、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就近就業機會,有效助力殘疾人群體、農村婦女增收致富,從根本上激發了特殊群體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
2023年,七彩彝繡公司輻射帶動南華縣10個鄉鎮60余個村(社區)780余農戶2016人開展刺繡品生產,其中脫貧勞動力621人、殘疾人109人。公司生產性收入達2111余萬元,繡工加工開支達1600萬余元。其中,固定員工人均月工資收入4000元以上;殘疾人繡工人均月工資收入1800元左右,工作突出的10余人月收入達3000至4000元;靈活就業人員每月工資在800至2600元,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50余名資深繡娘每月工資達7000元以上。
在七彩彝繡公司的“美麗工坊”,繡娘們“帶著娃、繡著花、養著家”,將美好的想象、幸福的熱望融入指尖的千年彝繡之中。尤其對于殘疾人群體,彝繡將助力他們增收致富、實現人生價值,繡出了精彩生活。
彝繡越千年,今朝更好看,不變的是傳承千年的美好文化,丁蘭英懷揣創業夢想,用持之以恒的艱苦奮斗,走出了一條,盤活“指尖經濟”的豐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