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大地上的古跡,既是古建愛好者從入門到進階的“絕版教材”,也是歷史愛好者了解古代邊塞農牧交融與沖突的“必修課堂”。我們既能從這片土地上看到唐遼金三代木構古建的早期代表與大體量案例,也能看到漢匈、北魏、遼金、明蒙四大歷史時期長城內外政權在這片區域的大量古跡遺存。
在旅行中感受中式營造之美,一路向北,穿梭在古跡中,學會思考,體驗當地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收獲旅行帶來的美感沖擊。
七月預約定制活動,7月17日至21日報名預約中~
適合人群:設計師及古跡愛好者
適合年齡:18歲至60歲
自駕6人定制小團
領隊老師介紹
中式營造發起人:北京設計師李工
2002年隨著北京舊城改造開始,他就更加關注胡同變遷與記錄,多年中調研走訪了北京城內重點核心片區,跟蹤考察記錄了近千套老北京城文保歷史院落。后近些年又幾十次大范圍深入考察中國古建筑第一現場,對華北地區唐,五代十國,宋,遼,金,元等朝代歷史建筑做過大量詳盡調查與測繪復尺行走,也對中國古代建筑如何在現代建筑中完美體現有著自己獨特的理念認知。
假期5天考察活動
7月17日(周三)
外地團員中午大同高鐵站外集合
北京團員早7點惠新東街地鐵站外
大同集合考察華嚴寺、云崗石窟
住宿:大同
含午和晚餐
7月18日(周四)
善化寺、渾源古城、永安寺
圓覺寺塔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渾源酒店
7月19日(周五)
應縣木塔、崇福寺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朔州酒店
7月20日(周六)
南禪寺、佛光寺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五臺縣酒店
7月21日(周日)
正定古城隆興寺、開元寺
用餐:早中餐
下午(外地的可以正定機場或是高鐵)散團
北京團員隨車回京
行程亮點
1、夕陽西下的時候,站在佛光寺東大殿前,看著遠方的山谷,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佛光”,光線打在斑駁的唐代建筑上,看著舒服極了。
2、朔州境內名勝古跡頗多,應縣木塔、崇福寺、內外長城、漢墓及廣武城、凈吐寺等顯示出朔州的古老文明。
3、晉北大同地區渾源縣古跡眾多,境內歷史文化街區有古城,州衙,永安寺,圓通寺,麻家大院等建筑群,周邊有恒山,懸空寺等著名景點。本次活動中式營造發起,全程有專業經驗豐富的中式營造團隊陪同。
4、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古跡眾多,有著名的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等。
行前介紹
活動內容
7月17日(周3)
云岡石窟、上下華嚴寺、善化寺
華嚴寺的大雄寶殿是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古代木建筑中體型最大的木殿,并且殿內還有優美的遼代塑像。
華嚴寺的薄伽藏殿是這幾座建筑中年代最早的,為遼興宗重熙七年(1038)所建,是一座佛經圖書館,里面有一排制作精巧的書櫥壁藏,用于存放經書。整座壁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書櫥,也是國內孤品。
善化寺,現存遼、金時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柴澤俊先生《山西古建筑文化綜述》中這樣記載:“遼、金寺院的中軸線建筑和周圍基址所形成的總體布局依然完整,是全國早期佛寺中惟一遺留的實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月18日(周4)
渾源古城、永安寺、圓覺寺
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
渾源始置于西漢,定名于唐,因渾河發源于縣境內,故名渾源縣。境內歷史文化街區有文廟,州衙,永安寺,圓通寺,麻家大院等建筑群,周邊有恒山,懸空寺等著名景點。
永安寺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城東北鼓樓北巷,創建于金代(1115年-1234年),元明清代曾多次重修。
圓覺寺磚塔位于渾源縣城石橋北巷,為山西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金代。原為圓覺寺建筑群的一部分
7月19日(周5)
應縣木塔、崇福寺
應縣木塔
中國現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結構樓閣式木塔
建造于遼清寧二年(1056年),是古代應州城的標志性建筑。塔身為樓閣式建筑,平面八角形,五層六檐,全塔皆由木構件搭建而成,67.31米的高度,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最高木塔”。
到達崇福寺后,重點是主殿彌陀殿,大殿給人感覺氣勢恢宏,古樸勁健,進入大殿后你可以看到獨特的結構。其梁架結構采用了斷柱負重、斜梁支撐等技術,歷經870年歲月滄桑,安然無恙,可謂全國古建筑的奇構;
金代門窗格扇,欞花精巧華麗,雕工技藝精美,圖案式樣繁多,是我國宋、遼、金建筑中格扇遺存最精致的實例,而且保存完好。次殿觀音殿采用金代典型的“減柱造”做法,創造性地運用人字斜梁,梁架比例適度,結構合理,用材得當,是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個創舉。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塑像、壁畫、琉璃脊剎、牌匾雕花大多為金代遺物,薈萃一堂,是我國早期木結構建筑中金代建筑的典型范例。
殿內金代塑像壁畫保存完好。莊重宏偉、畫工精細的壁畫,采用了先進的瀝粉貼金的手法,設色以朱紅、寶綠為主,讓我們眼睛感受極具立體感的畫面,堪稱金代的壁畫佳作。
7月20日(周6)
南禪寺、佛光寺
小山村中的木構古建“老大”
南禪寺,在古建愛好者心目中可以說有著至尊的地位,因為它的大殿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僅存的三大唐代完整的木結構建筑之一。最幸運的是殿內還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唐代雕塑,在這里感受大唐的雍容、大氣,莊嚴與自信。
南禪寺這一鋪唐代彩塑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山西現存的唐代彩塑僅有三處,另兩處在五臺山佛光寺和晉城青蓮寺。這是古代的能工巧匠們,苦心經營,“各騁奇思”塑造出的豐富多樣、神采如生的藝術形象。
中國第一國寶的佛光寺,歷經千年風云,漫長的歲月里,深藏于群山之中無人知曉。梁思成、林徽因等人歷經磨難、苦苦尋覓,終得見到佛光寺東大殿。
1937年6月,梁思成一行四人在對這座大殿進行了詳盡考察之后,得出的結論是:它雕塑精湛,墨跡珍稀,壁畫細膩,建筑古老,無一不是絕代瑰寶唐代原物,而四寶同處于一殿則在全國乃至亞洲僅此一處,被稱之為‘四絕’。目前,全國共有90尊唐代泥塑,東大殿的佛壇上就有35尊,可見其珍貴。佛光寺被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筑。
7月20日(周日)
正定古城(隆興寺及四塔)
正定古城已有1600多年歷史,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會石家莊市北15公里處。淵源流長的歷史,給古城留下了瑰瑋燦爛、風格獨特的文化名勝古跡,素以“三山不見,九橋不流,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稱。要想印證正定古城昔日之輝煌,只需在百度搜索中鍵入“正定古城”這四個字,你就能找尋到諸如,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圖》壁畫中鎮州府(河北正定)的圖形資料。除此之外,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其撰寫的《馬可波羅游記》中也曾提到這座古城。不難想象,一座被人稱之為河北三雄鎮之一的古城,一座在人們心目中能和古都洛陽一比高下的古城,一座被畫入敦煌壁畫中的古城,一座被馬可波羅寫入游記中的古城,可見其歷史之輝煌。
一、正定四塔之一凌霄塔
凌霄塔位于正定古城的大眾街北側原天寧寺內,塔身粗壯,塔體巨大,形狀如樓閣。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砌筑與木結構結合,故俗稱木塔。(該塔原名慧光塔,始建于唐代宗(公元762-799年)年間,至宋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大修,金皇統五年(公元1145年)等多次重修)。
二、廣惠寺華塔
多寶塔。坐落在河北正定古城內生民街路東高阜之上原來的廣惠寺內。
廣惠寺華塔由主塔和附屬小塔構成,全用磚砌。主塔底層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狀小塔,小塔環抱主塔,高低錯落,主次相依,精巧華麗,壯觀秀逸。(廣惠寺始建于唐貞元年間(785~804年),但塔的建造要晚至金代,是中國磚塔中造型最為特異,裝飾最為富麗的塔。據文獻記載,塔于唐,金大定及明清兩代多次重修,通過學者多認為這種結構的塔在唐塔中未見,應為金代重修寺廟時所建。但從整個結構和遺存來看,除了塔頂為金元重修外,1~3層雖經后代修葺,但基本構件和造型做法應該是唐代貞觀初年的遺構)。
三、臨濟寺澄靈塔
臨濟寺澄靈塔坐落于正定古城生民街東側臨濟寺內,俗稱青塔、衣缽塔,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67年),是為供奉臨濟宗開創人義玄禪師的衣缽而修建的,是一座磚砌八角九級密檐式實心塔,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正定開元寺須彌塔
須彌塔位于正定古城內常勝街西側開元寺內,始建于唐,造型古樸、端莊。(開元寺原名凈觀寺,始建于東魏興和二年(540),隋開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F存的建筑卻是顯著的唐代風格。與其他寺院的布局不同,開元寺并非采用的對稱布局,而是塔和鐘樓并列而立,反映了佛教寺院建筑從早期以塔為中心向晚期以殿為中心的過渡情況。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廢毀,殿堂塌落,僅存鐘樓和須彌塔。根據現存實物并結合歷史記載推斷,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寧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雖經歷代多次維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點。)
【費用說明】
預約定制團
單人5日共計費用:6380元/單人
單房差680元/人
三人自組自拼團價:6180元/每人
單房差680元/人
四人自組家庭團費:6000元/每人
單房差680元/人
報名(預交500元定金,尾款集合出發見面補齊)
【費用包含】
1.【交通】旅行商務車,沿途專業講解
2.【住宿】4晚當地酒店住宿
3.【門票】所列景區門票,學生及老人半價,軍人免費
4.【餐飲】全程9頓正餐4頓早餐,礦泉水充足
5.【保險】國內旅游人身意外險
6.【其他】專業講解,設計師領隊
7.途中無購物環節
【費用不含】
1.往返各自所在城市交通費用
2.行程中沒有注明的餐費
3.其他個人消費
發郵件報名:
viewdesign@foxmail.com